边关守军里,手里握着不少官员的把柄。
若不尽快肃清,不仅会留下隐患,还可能被淮南王或是北境蛮兵利用,到时候再想收拾,只会更难!
幸亏他手中掌握着这些影卫的名册,否则那还真是海底捞针!
“影卫的事,得让赵一带着暗卫去查,” 他低声自语,指尖在舆图上的几个据点处点了点,“先从江南和西陲入手,那里离京远,曹党余孽藏得深,得慢慢来……”
正思索着,帐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马三带着几名太医走了进来,低声道:“小王爷,太医来给您换药了。”
领头的白须太医上前一步,对着吴天翊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又带着几分谨慎:“臣等见过世子,今日再为您诊视伤口,看是否需调整药方。”
说罢,便示意身后两名年轻太医将药箱放在案上,取出干净的绷带、药膏与银针。
吴天翊点点头,依着马三的搀扶,缓缓解开腰间锦带,褪去外衫,露出缠满绷带的后腰和肩胛。
白须太医上前,指尖轻轻捏着绷带边缘,动作极轻地逐层拆开 —— 先前包扎的纱布已渗满暗红血迹,待最后一层绷带落下,那道深可见骨的伤口便露了出来,虽已结痂,却仍有些许红肿,看得马三眉头直皱。
“世子这伤口昨日便该换药,却硬撑着去了朝堂,怕是牵动了创面!” 白须太医伸出两指,轻轻按在伤口周围的肌肤上,见吴天翊虽未吭声,额角却渗出细汗,便知他在忍痛,又连忙收回手。
对着身后太医吩咐,“取消肿的药膏来,再备着凝神的银针,世子昨夜定是没歇好,脉象有些浮。”
两名年轻太医连忙应下,一人用沾了药酒的棉片,小心翼翼地擦拭伤口周围的肌肤,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瓷瓶。
另一人则将乳白药膏挑在瓷勺里,递到白须太医手中。白须太医舀起药膏,一点点敷在伤口上,一边敷一边轻声叮嘱:“这药膏需厚敷一层,能护住创面不沾潮气,世子往后切不可再大幅度动作,否则伤口反复,恐要留疤,还会拖延愈合。”
吴天翊靠在软垫上,目光落在帐顶,轻声应道:“有劳太医,我知晓了!”
待药膏敷好,又取来新的绷带重新包扎了起来,随即进行了针灸,还别说经过这么一折腾,先前的疼痛感竟真的淡了些。
白须太医捻着针尾,时不时轻轻转动,片刻后才缓缓拔出银针,又为吴天翊把了脉,眉头渐渐舒展:“世子脉象比方才平稳些了,只是仍需静养!”
“臣再为您开一副安神的汤药,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搭配外敷的药膏,不出十日,伤口便能消红肿,半月后应能结痂脱落。”
说罢,他提笔在纸上写下药方,递到马三手中,又特意叮嘱:“这药需用文火慢煎,不可煮得太急,否则药性会散!”
他想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另外,世子近日切不可食辛辣、生冷之物,饮食清淡些,更利于伤口恢复。”
马三连忙接过药方,仔细折好揣进怀里,对着太医们躬身道谢:“多谢几位太医费心,我定会照着嘱咐来!”
白须太医又对着吴天翊躬身行了一礼:“世子若有不适,随时传召臣等。臣等告退!” 说罢,便带着两名年轻太医轻手轻脚地退出了营帐,生怕打扰吴天翊休息。
吴天翊示意旁边的赵一去送送几位太医,随即又看向案几上的舆图,眉头皱得更紧了!
此时帐内重新静了下来,马三为吴天翊披上外衫,忍不住道:“小王爷,您听听太医的话,往后可别再硬撑了,这伤口要是真落下病根,可怎么好?”
吴天翊拢了拢衣襟,靠在软垫上,语气淡淡却带着暖意:“知道了,左右咱们也快回北境了,到时候再好好歇着便是!”
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