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名字,他们的事迹伴随着刘绰的那句定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大唐帝国上下传播。
与此同时,“丹心客”这个名字也如一阵旋风,席卷了长安的权贵圈层,成了长安城最神秘、也最炙手可热的“画师”。
祭文所配图画中的人物神态之逼真,情感之饱满,构图之精妙,尤其是那种将人物风骨与悲剧氛围完美融合的笔触,让看惯了传统写意人物画的权贵们惊为天人。
那不仅仅是画,仿佛是将一段风骨、一缕忠魂,生生定格在了纸上。
“查!给本官去查!这‘丹心客’究竟是何方神圣?若能请来为老夫作一幅画像,悬于中堂,岂不雅事?”
“听闻兰台书肆是韦七郎和顾九娘的产业,他们定然知晓内情!备厚礼,本官要亲自去拜访!”
“是啊,我见过成辅端,那画得就跟活了似的!若能留下此等画像传家,方不负此生啊!”
求画的帖子、请托的礼物,如潮水般涌向唯一可能知情的兰台书肆。
知道刘绰忙碌,韦瓘和顾若兰虽然不胜其扰,却始终守口如瓶,只推说投稿之人神秘,未曾露面。
这股风潮甚至惊动了深宫。
杜秋娘圣眷正隆,常伴君侧。
李纯看着怀中佳人,忽发奇想:“爱妃才貌双全,若能有‘丹心客’这等妙手,为你我绘制一幅画像,必能流传千古,成为佳话。”
杜秋娘心里咯噔一下:郭贵妃本就看我不顺眼,她都没能跟您一同入画,我算个什么东西?这哪里是恩典,分明是催命符好么?
她柔顺一笑,眼中亦流露出期待:“陛下厚爱,妾身惶恐。只是听闻这位‘丹心客’行踪飘忽,性情高洁,恐难请动。”
李纯闻言,傲然一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下旨相召,他岂敢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