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长安多丽人 > 第364章 三斗弓与秋梨膏

第364章 三斗弓与秋梨膏(2 / 3)

差点绊倒:“阿耶!”

这就像一个暗自苦读的优等生,一直以不用多努力就能轻易得高分的样子示人,却突然被家长揭穿了真相。

他有些尴尬。

刘绰却完全没注意到这些,只以为他又像昨晚那样,因为李吉甫提及他小时候的事有些羞赧。

暮色渐浓时,刘绰在庖屋架起陶瓮。

野梨去皮挖核,加入川贝母与枇杷叶文火慢熬。

李吉甫像个好奇宝宝一样,负手站在门廊下,见她用细纱过滤梨渣,忽然道:“贞元三年岭南平叛时,听闻军中医官用这法子治喉痹。”

“伯父见过川贝母配伍?”刘绰惊讶地抬头。

“略识得几味草药。”李吉甫望着蒸腾的水汽,“你这加蜂蜜的时机把握,可是为护住药性?看你手法娴熟,倒不像是第一次做。”

刘绰似不经意道,“在彭城时,我曾用这个法子救过整营士兵的咳喘症。那年寒冬药材断绝,只好用土方。自此,张将军那里就成了惯例。我家每季也会熬些分给邻里!”

“五娘真是仁心仁术!”李吉甫望着灶火,忽然从袖中取出一卷札记,“这是老夫这些年记的各地药材分布,或许对你有用。”

初时,李德裕说想迎娶彭城刘氏的五娘子时,他其实并不乐意。

以为儿子涉世未深,跟着去了一趟彭城,怕不是被刘氏父女给唬住了。

后来,收到刘坤的书信。他既欣赏刘坤的好书法,又记起了这个有过一面之缘的进士。

印象大为改观。

听闻彭城刘氏家风极好,五房这一支更是没有纳妾的习惯。

这点他很欣赏。

越是家风严谨的世家,越不会纵容子弟纳妾。

大好男儿成家之后便该建功立业,而不是困在女人堆里享乐。

他就是只守着一个娘子过日子的。

女人多了麻烦,耽误他着书立说。

有了妾室和庶出子女,只会搅得家宅不宁。

所以,当听说刘五娘子不许郎君纳妾时,他一点不觉得刘绰跋扈霸道,反倒觉得她活得通透。

与刘家结亲,唯一让他有过犹豫的地方是,刘翁在世,五房这一支却分家了。

堂兄弟之间本就该守望相助,哪有刚得势就不管穷亲戚的道理。

兄弟不和的家族岂能长久兴盛?

可刘家对外那个不想让其余几房生出依赖某一房的心思来的说辞倒也说得通。

他虽不在长安,长安城中发生的事却也知道的清清楚楚。

尤其是自己的亲家,他更是让人暗中多有保护。

因此,他知道,刘家人是分家不断亲。

这些年,不管是二房、三房、四房的人前往长安投奔,刘坤一家都招待得极好。

二房的女儿更是嫁到了许家。

昨夜听刘绰说,三房的五郎即将前往西域榷场。五房母女俩如今也还在长安,他还特地又命人多备了几份礼。

刘绰翻开泛黄的纸页,在“山南道”条目下看到密密麻麻的批注,甚至还有几幅水磨构造图。

她正要询问,却见李吉甫已走向院中,背影融进橙红的霞光里。

李德裕低声道:“阿耶今早收到急递,明日要赶回长安。”

柴火噼啪作响,梨膏渐渐凝成琥珀色的稠浆。

刘绰将熬好的糖浆倒入模具时,桂花的甜香混着梨膏的清气,漫过满院秋霜。

用饭时,李吉甫郑重对刘绰说了明日便要入城的事,还不忘调侃:“你们两个之前都忙,如今好不容易得了空闲,可以多玩几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大明补牙匠 被废三年后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铁马冰河肝胆照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