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
看着孟有德火急火燎的样子,林阳尴尬地盘着手里的车钥匙,笑道:“孟书记,我说我忙忘了你相信不?”
“我管你是忙忘了还是咋了。”
“你现在给老子给句实话,你这个兔场到底什么时候搞?”
孟有德接过林阳递上来的香烟,白了一眼,侧着脑袋看着林阳手中的打火机将自己嘴角的香烟点燃,才深深地吸了一口:“当时你小子可是答应我的,兔场这个营生是要带动我们潘家公社其他生产队发展的。”
“陆海这老小子隔三岔五的就来问我,我办公室的门都要被踏平了。”
看着孟有德急得跳脚,林阳连忙安慰道:“书记,我又没说不搞兔场了,真是最近有点忙。这么着,后天,最迟后天我把兔子给弄过来,你让陆海准备人手,我这边也找个得力的人当兔场的厂长,工资还是按照25一个月发,咋样?”
“这还差不多。”
孟有德的脸上总算是有了一些笑容,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目光在身后的厂房里看了一眼:“你小子也算是有点良心,还知道在我们公社搞个车间厂房,不过真的不需要我们公社生产队的人?”
“书记,就这么大一点地方,现在的生产规模也就两个车间,都需要技术人才。”
“目前暂时可能不需要。”
“明年,我争取明年把鱼料的营生做大做强,然后就招聘我们公社的人一起赚钱。”
林阳知道孟有德的心思,是想要让潘家公社更多的人能够改善经济,这样的公社书记也不多见了。
不过目前车间只有两套设备,一年一百多万斤的鱼料听着很多。
实际上就目前红山实业的利润和账面上的余额,连一台设备都买不起,更别说扩大厂房和车间建设了。
核心还是要尽可能地扩大鱼料的销路,包括水产。
等攒够了更多的资本之后,有更大的市场需求,才能扩大生产规模和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行,只要你的厂房车间能够建立在我们公社,迟早的事情。”
孟有德也不是那种胡搅蛮缠的人,知道林阳现在也是有难处的:“那兔场这事儿就这么定了,现在陆海还在我办公室呢,我回去跟他说一声,后天中午让他们的人过来,你看行吗?”
“行,那就中午。”
打发孟有德离开之后,林阳才上了车,缓缓地驶向红山村的方向:“两万只兔子,想要运过来,估计要好几辆大卡车,还是省了算了,到时候直接从小空间弄出来。”
第三天早上。
约莫十点钟,林阳开车到了公社的兔场。
兔场已经立了牌子,上面写着“红山实业兔场”,旁边还盖了一个小房子,属于值班人员过夜的地方。
趁着四下没人。
林阳意念一动,接着两万只小白兔就这样凭空出现在了兔场:“回头让朱豪在公司找个可靠的人当兔场的厂长得了,陆海这帮人还是信不过。”
他琢磨了一阵,又扫视了一遍兔场的2万兔子,然后在小空间复制粘贴了一波:“十五天之后,兔子就能达到4万只了,到时候还是用外地采购的法子先糊弄过去。只有兔子达到了5万只,才能供应得上一个中小型的服装厂的供需。”
之前在省城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的时候,除了认识吊吊的王大东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认识了胡娟。
胡娟是搞服装厂营生的,兔毛是主要的原料之一。
兔场的规模达到四五万只之中,兔毛的供需就不存在问题,兔肉还能供给野味居的餐饮,一箭双雕的事情。
关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