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陈老爷子老两口子虽然身体还很硬朗,没病没灾,但是难免有些眼花耳背。所以陈玲得坐到跟前。
就这么拉家常唠了一个多小时,饭菜也好了。
屋里放了两张桌子。男人们炕上用炕桌,女人们带着孩子坐着凳子用地桌。
饭菜倒也丰盛,姜天赐年前的时候送来不少东西。再加上两个儿子也孝顺,老两口子也不缺东西。
就在这个中午饭点的时候,村里别人家也开饭了。饭桌上难免会说一些家长里短。而今天最大的新闻,就是陈玲回家了。
毕竟去年都快要不行的人了,今年不仅病好了,打扮的跟个城里人似的。谁不好奇啊!
同样的话题在赵秀英家也谈了起来。
对于这个未来的相亲对象,赵秀英也是很好奇,支棱个耳朵听着父母讨论。
赵秀英父亲今天没出去,消息也是从过来串门的邻居嘴里听来的。也没想到这陈玲现在这么利索了。原本还想出去打听打听呢。这下子也不用了。
现在不着急了,再看看,毕竟过年回娘家也得待两天,等到时候也能了解的更多。
老两口不着急,赵秀英却是有点着急了,毕竟这是她的终身大事。而且还是这么挑的一个姑娘。
吃完了饭,收拾完了家里的活,赵秀英就出去溜达了。
经过饭桌上父母的谈论,对于姜天赐和陈玲,赵秀英有了点……好奇。
而青年之间的某些东西,都源于好奇。
都是一个屯子住着,赵秀英自然知道陈玲的爹妈住哪。于是赵秀英来到了姜天赐姥爷家……的西院。
这家有个姑娘,跟赵秀英差不多大。俩人也是一起长大的,关系还行,算半儿拉闺蜜。
赵秀英来到这家院子时候特意往隔壁院子里瞅了一眼,没有人,但是屋里声音挺大,看样子应该是还没吃完饭呢。
于是赵秀英进了屋子。找她的发小去了。这过年的时候,农村孩子往一起聚堆也是常有的事。当然,风气没那么开放,男的找男的,女的找女的。
所以赵秀英这也算是正常的串门,不犯毛病。
跟着发小聊了一会天,就听见外边传来了隐约劈木头的声音。
赵秀英心里一动。借口上厕所,出了屋子。
这时候农村厕所一般都在后院,也就是用木头杖子夹出来的。讲究一点的人家上边带个草顶。懒蛋子就是露天。所以叫茅楼。
而一般人家的布局上,去后院的路都在房东。所以赵秀英往后院去,正好能看见隔壁院子。
赵秀英一出屋子,劈木头的声音更清晰了。
头一转,就看见东院里一个大小伙子正在劈木头。
赵秀英看了看,这人不认识,应该就是姜天赐了。
因为姜天赐的两个舅舅包括他们家的孩子,都在村里住,赵秀英都认识。所以她才这么猜测!
而正如她所猜测的,这人正是姜天赐。姜天赐每次来的时候都会帮着老两口干一些力气活。毕竟老两口岁数大了。
尤其是这劈柴的活,老人根本干不了。平时都是儿子孙子给整。在正屋与西仓房之间,靠着杖子边整整齐齐码了半人高的一垛。
倒不是不能整更多,而是怕摞的太高了老人不方便拿,在磕着碰着。所以只要柴火少了,儿子孙子谁有时间就过来给整到半人高。
而姜天赐来的时候就看见旁边还有一堆年前截好了却没劈的木头。
吃完了饭也没啥事,他也不太爱说话,屋里人多孩子也多。他就想着出来把木头劈了,给老两口子干点活。
赵秀英假装不在意的往后院走,眼角余光却紧紧盯着姜天赐。
姜天赐身为一个猎人,听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