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有古老的怨念与残灵,在混沌中永恒徘徊。
王腾将“无之大道”运转到极致。
他不再仅仅是吸纳和梳理混沌气,而是自身仿佛化为了一个微型的“混沌原点”,与周围的混沌海产生一种奇妙的共鸣。
他不再抗拒那恐怖的侵蚀与压力,而是将其包容进来,在自身大道内部进行着更为复杂精密的“分解”与“重构”。
他的左眼,推演星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旋转、崩灭、重生,模拟着这片混沌海可能经历过的太初景象,试图从无尽的混乱中,捕捉那一丝属于“秩序诞生之初”的规则痕迹。
右眼的冰晶光泽,则如同定海神针,牢牢锁定着自身道心的清明,映照出混沌表象下,那可能存在的、贯穿始终的“恒定”法则基线。
他看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景象:
有断裂的秩序神链,缠绕着早已熄灭的恒星核心,散发着最后的不甘;
有时空断层中映照出的模糊光影,似乎是远古大战的残响,有顶天立地的巨神在咆哮,有璀璨如大日的神只在陨落;
有纯粹由法则凝聚而成的诡异生灵,没有灵智,只有本能,在混沌中游弋,吞噬着一切外来者;
他甚至感觉到,在混沌海的最底层,似乎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漩涡”,一个连光、时空、乃至法则都能吞噬的“归墟之眼”,那里散发着让王腾都感到心悸的气息。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度量。
王腾不知前行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万年。他的道身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若非“无之大道”的包容与韧性远超寻常,早已崩溃。
终于,在穿越一片由无数破碎大道符号组成的、如同“法则坟场”般的区域后,他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波动”。
那波动极其微弱,仿佛心跳,又似潮汐,带着一种古老到无法形容的韵律。
它并非源于某个具体的存在,更像是这片混沌海本身,在某种周期下,自发产生的“脉动”。
王腾循着那波动,将心神沉入到“无之大道”的最深处,与这片古老的混沌进行最深层次的交感。
渐渐地,在一片绝对混沌的虚无处,他“看”到了——不是用眼睛,而是用道心感知到的——一片残破的、巨大无朋的“烙印”。
那烙印并非物质,也非能量,更像是一段被强行铭刻在宇宙根基上的“信息”或者“规则设定”的残片。
它已经极其模糊,边缘处如同被火焰灼烧过的羊皮纸,不断被混沌气侵蚀、消磨,但其核心处,依旧散发着一种宏大到令人战栗的……秩序气息。
那是一种与现今宇宙的“唯一性”规则截然不同的秩序!它更为……“宽松”?或者说,“多元”?
王腾的心神沉浸入那残破烙印之中。
刹那间,他仿佛穿越了无穷时光,看到了模糊的景象:
那是一个辉煌到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时代,天穹之上并非只有一轮大日,而是有数轮形态各异、却同样璀璨的光源共同照耀星河。
星空中,并非只有一条皇道独尊,而是有数道、甚至数十道强大的气息并立,它们各自统御一方星域,气息或浩瀚、或暴烈、或慈悲、或诡秘,彼此之间虽有争锋,但似乎存在着一种更高层面的、维持平衡的“协议”或“基础规则”。
万道并非如铁板一块,而是如同繁茂的雨林,各种大道并存,交织出一个无比繁荣而复杂的修行盛世。
那,就是太初众神时代?
然而,这辉煌的景象并未持续太久。王腾“看”到,一股无法形容、无法理解、超越了一切维度与概念的“力量”或者说“意志”,如同橡皮擦掠过画布,抹去了这多元并立的格局。
那残破烙印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