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丈、宽两丈、深五尺,底部铺着厚厚的干草,用来防潮和排水。张老栓每天都守在堆肥池边,教士兵和农户们分层堆料:“先铺一层秸秆,要铺得均匀,别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再撒一层粪便,粪便要盖满秸秆;最后盖层草木灰,薄薄一层就行,能盖住粪便的臭味就好。这样堆,发酵快,肥力还足!”
农户们学得认真,有的负责铺秸秆,有的负责撒粪便,有的负责盖草木灰,配合得十分默契。李二柱每天都来帮忙,他力气大,铺秸秆又快又匀,张老栓还特意让他带几个年轻农户,教他们怎么堆肥。“二柱啊,你学得快,以后这堆肥的活,你也能带着大伙干。” 张老栓拍着他的肩膀说,李二柱听了,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干活更卖力了。
堆肥场这边刚有眉目,周顺那边却出了岔子。他在锻造坊的角落搭了个简易的提炼装置,把硝石敲碎了泡在水里,架起柴火煮了起来。可煮了两个时辰,锅里的水快熬干了,却只结了层黑渣,用手一捻,还带着股焦糊味。周顺急得满头汗,用铲子把黑渣刮下来,装在一个小布袋里,快步跑到中军帐找陆辰。“王爷,这咋回事?是不是硝石不对?还是煮的方法有问题?” 他把布袋递给陆辰,语气里满是焦急。
陆辰捏了点黑渣闻了闻,一股焦糊味扑面而来,他立刻明白了问题所在:“是火候太急了。硝石水要慢慢熬,用小火,不能用大火煮,不然水分蒸发太快,硝石里的杂质就会烧焦,结出的渣就没用了。” 他带着周顺回到锻造坊,让工匠们换了一口薄铁锅,又调整了柴火的大小,改用小火慢煮,还叮嘱道:“每隔一刻钟就搅一次锅,让硝石水受热均匀,要是水少了,就加点凉水,别让锅烧干。”
这次熬了近三个时辰,夕阳快下山的时候,铁锅底部终于结出了一层白花花的晶体,像细盐一样,泛着淡淡的光泽。周顺小心翼翼地用铲子把晶体刮下来,装在一个陶罐里,激动得手都在抖。他捏起一点晶体,撒在旁边的花盆里 —— 那盆里的野草因为缺水,蔫了好几天,叶子都发黄了。没过半日,野草竟慢慢挺了起来,叶片也渐渐变绿,看着有了生机。
“成了!真成了!” 周顺拿着陶罐跑出去,逢人就展示里面的白色晶体,锻造坊里的工匠们都围过来看新鲜。连平时不爱说话的老铁匠王铁山都忍不住凑上前,用手指蘸了点晶体,放在嘴里尝了尝,皱着眉说:“有点咸,这东西真能让庄稼长这么快?”
“王师傅,您可别尝,这东西不能吃。” 陆辰连忙拦住他,“它对庄稼是好东西,对人可不行,吃了会生病的。” 王铁山听了,赶紧吐掉嘴里的晶体,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可高兴劲没持续多久,新的问题就来了。赵虎跑来说,周边十二个村落的原料已经收得差不多了,再收就得去百里外的乡镇,一来一回要走两天,运输起来很不方便,还得派更多的士兵护送,怕遇到土匪或者蛮族的游骑。周顺也禀报,锻造坊的硝石储备只够再提炼两次氮肥,要是试验田的用量大,根本不够用,得尽快找到新的硝石矿。
陆辰正对着堆肥场的图纸发愁,张老栓提着个布袋子来了。布袋子里装着些黑褐色的土,看着很肥沃。“王爷,俺们村最近在拆旧炕,这炕土肥得很,里面有不少养分,混在堆肥里,能顶不少粪便!” 张老栓说着,还抓了一把炕土递给陆辰,“您闻闻,这土有股霉味,说明里面有不少腐殖质,对庄稼好得很。” 他还说,农户家里灶膛里的灶灰也能掺进堆肥里,不仅能增加肥力,还能防地里的虫子咬庄稼的根。
陆辰眼睛一亮,当即让赵虎带人去周边村落收旧炕土和灶灰,还特意叮嘱要给农户们补偿,不能白要。他又让周顺画了一张简易的硝石矿勘探图,派两队士兵去周边的山里勘探,重点找那些岩石呈白色、表面有霜状结晶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