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无限受益啊。
瞧瞧这半年,第八战区的空军建设飞速,几个空军独立旅全部参加了实战。
飞行员的技术跟水平直线提升。
这次支援300架b25轰炸机,可以直接帮第八战区构建战术轰炸体系。
300架飞机不是简简单单的起飞轰炸就完了。
地面如何配合,过程如何调度,返航如何指引。
地面要有配套的地勤、雷达、无线电通讯等。
更别说配套的零件、航弹、训练体系。
这些价值是靠真金白银体现不出来的。
明知道第八战区占了大便宜,纳德上校还得捏着鼻子忍下来,原因无他,帝国需要战略轰炸,来削弱旭日帝国的造血能力。
战争的本质是后勤物资,以及帝国的战争潜力。
也就是所谓的造血能力。
造血能力越强,战争潜力越大。
死几十万人,还能再拉出几十万兵力。
损失一批火炮飞机,还能迅速造出一批飞机来。
对国家而言,看到的不是一场战役的胜利,也不是几场战斗的胜负,而是彼此的造血能力的比拼。
谁撑得更久,谁就能获得胜利。
削弱敌人的造血能力,也能让战争的天平快速倾斜,扭转战争的颓势。
红太阳基地的建成,便可以依托此基地,持续轰炸旭日帝国的工厂、造船厂、飞机场,粉碎对方的生产能力。
没有源源不断供应的战机,如何维持南洋作战?
等帝国的人离开后。
陈瑞刚与李峰碰头。
“刚刚美国人说了,要一周后才能安排机组人员过来。再等基地建设完成,至少需要一两个月时间。我们要不要先进行一轮轰炸,利用手上b17轰炸机,完全可以执行轰炸任务。”
李峰摇了摇头。
“不用急于一时,我的本意是搞定b29轰炸机的生产线,但帝国不愿意拿出来。我们与旭日帝国的正面冲突越来越少,没必要帮着美国人削弱日军。”
“继续让他俩死磕,我们则迅速的攻占高丽半岛。”
“接下来就是从翡翠发力,将第二批远征军打造出来,涉足南洋,在帝国的混战中分一杯羹。”
局面持续下去对李峰有利。
方便第八战区的工业持续发展,也方便军队夯实训练。
飞机、大炮、坦克的产能持续提升。
属于第八战区的极限还远未到来,这片土地也非常愿意接受工业的洗礼。
把轰炸时间推迟到两个月之后,利用红太阳基地掏阿麦瑞克帝国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