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头脑。聚拢溃兵自成一团,减少了伤亡,还能顺利撤回国内,比百分之九十九的国军军官都强。”
“我时常听阿麦瑞克帝国的顾问讲,说我们基层士兵几乎是世界上最好的军人,扛得住饿、顶得住冻,拿着劣质枪也敢跟鬼子拼。可我们一直在打败仗,问题出在哪?是出在士兵身上,还是出在军官身上。”
他顿了顿,目光掠过虞啸卿紧绷的脸,又落在龙文章沾着尘土的军装上,再看向门外聚拢的一群溃兵。
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痛惜:“多少军官领着兵,打不赢就跑,把弟兄们扔在阵地上喂鬼子;溃兵像没头苍蝇,不是不想打,是没人带他们打。”
虞啸卿的呼吸猛地一促,黄呢军装的领口随着胸膛起伏绷得更紧,他往前迈了半步,李长官,我承认基层士兵苦,可军法是部队的根。龙文章冒认团长,私编部队,今天不重罚,明天就有十个、百个龙文章效仿,到时候编制混乱,指挥失灵,还怎么跟鬼子打仗?”
李京站在一旁,额角渗出细汗。
暗骂虞啸卿这个愣头青,你懂个屁啊。
笑着打圆场:“长官说得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军法无情也需考虑真实场景,于部队溃烂之中,卷起溃兵撤回境内,亦有保存兵力之功劳,功过相抵也是说得过去的。”
“条例是死的,人是活的。”
院子外的不辣凑到阿译耳边,小声骂道:“那虞师长就是个死脑筋,死啦死啦救了咱们多少人,他看不见?”
阿译推了推圆框眼镜,眼神里满是认同,又带着点谨慎:“嘘…… 别乱说,虞师长也是为了军纪。”
李峰走上前来,并未呵斥虞啸卿。
对于这类军校出身,死磕章法的人,脑子往往很轴。
用对了地方,事半功倍。
可要是用的方式不对,他会跟你一直梗下去。
“虞啸卿对吧,你我年纪相差不多,论战功我比你多一些,论官职,比你前进了几步。我斗胆问你一句话,你口口声声讲军纪,一言一句说打仗,坚称自己劳心劳神,不敢有片刻休息,那贵部到达禅达后,做了哪些事情?”
旁边的唐基眼皮跳了跳,悄悄往虞啸卿身边挪了半步,想开口打圆场,却被李峰扫过来的目光轻轻按住。
“你不要动,让虞啸卿讲。”
虞啸卿深吸口气,“我部到达禅达后,不敢有片刻之松懈,竹内联队盘踞对岸已久,工事坚固,火力凶猛,若硬攻必伤亡惨重。所以我每日召集参谋人员,反复进行沙盘推演,从正面佯攻到侧翼穿插,再到夜间突袭,每一种战术都试过不下十次,就是为了找到破敌之法。”
李京在一旁听得心都悬了起来,小声嘀咕:“我的唐副师长,虞师长这是跟沙盘较上劲了!李长官问的是实际做了啥,他倒好,光说推演!”
唐基也急得直皱眉。
李峰呵呵一笑,“你部的布防情况如何?是否侦查敌军阵地的火力部署?如何协调重火力武器?是否防备禅达地区日军的间谍跟特务?”
“这些呢,没有处理?”
虞啸卿神色一愣,脸上开始冒出汗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