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2007年就要结束了,李杨暂时主持市委工作也快两个月了。这近两个月的时间,也让大家重新认识了李杨。特别是安县一案,竟然一下子把一名正处、一名副处、七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请到了纪委,其他人员更是达到30多人,这种雷霆手段虽然谈不上让整个东阳官场一下子风清气正,但是也让不少大小干部至少在工作中更加的兢兢业业。
不过也有不好的风声传来,说李杨这种搞法也让省里某些领导不满,还说如此棱角分明的人不适合担任市委书记,还需要多锤炼一番。有人把这话说给李杨听时,李杨也只是一笑了之,这些话听听就算了,当不得真。再说接下来能上位肯定皆大欢喜,没有上位也肯定不是因为这些传言,你真当方学儒是空气啊。
今天闲着没事,李杨便与丁博文两人步行来到市信访局。东阳市信访局离市政府驻地不远,正好位于这条大道的最边上。要是来市政府这边办事,十字路口一转弯就到了,一处刷了红墙漆的两层小楼就是市信访局的办公楼,没有什么围墙大院,一栋红楼坐北朝南,门前是一个绿化广场,广场上今天很是热闹,有一个大约十几人的人群队伍正在那儿静坐,旁边还有几名疑似工作人员的人正在人群前面说着什么。
李杨步行到这绿化广场边时正好看到这情景,他没有像影视剧里面的干部一样疾步上前问清情况,然后站在那儿大手一挥,对上访群众表态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怎么解决,还承诺自己一定会跟踪到底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然后上访群众纷纷鼓掌,接口称赞。
他在基层摸爬滚打了上十年,知道基层老百姓上访无外乎就是部分基层干部作风不实、权力监督缺位、矛盾排查化解不及时导致小事拖成大事,最后问题积累引发上访。但是也有部分老百姓存在“信访不信法”误区(遇到问题不找法而上访)、“大闹大解决”误解(认为越级上访更能推动问题解决)、“法不责众”心理(受煽动被动参与上访),增加了上访的复杂性。
所以他让丁博文过去探一探情况,自己却像个普通办事群众一样直接去了信访局办公楼。推开门进去后,李杨发现信访局办公楼一楼装修非常简单,当中一个不算大的大厅,两边都是办公室,左手边有一个挂着接待室的办公室,不过门都是关着的。大厅正面放着两块展示牌,挂着一些宣传内容。
李杨直接走近一看,展示牌上一块是宣传信访相关条例的,另一块上面就是宣传信访局为群众排忧解乱的一些典型事例。
正在李杨看得聚精会神时,身后猛然嘈杂起来,李杨转过头去一看,发现在外面静坐的十几人一下子全部都进楼来了,其中有一个工作人员在大喊:“大家进来后自己先找地方坐下,刚才说好的你们选三四个人为代表,等会我们领导就在旁边接待室与你们代表面谈。”
这时丁博文也跟在人群后面进来了,他看见李杨后便走了过去。来到跟前,丁博文开口说了这群人上访的原因。原来这十几人都是原来市啤酒厂的部分下岗职工,市啤酒厂破产倒闭后,当时的市政府承诺由市财政想办法为100多名职工购买养老保险,谁知一晃两年都没有落实,第一次上访时回复说正在筹集资金而应付了过去。接着又过了两年,期间也曾多次上访,时任市领导也表过态说现在市财政困难,目前政府正在寻求第三方,只要有人盘下啤酒厂,肯定第一笔钱就为大家解决问题。
他们今天来上访主要听到去年啤酒厂地皮就被人买了,当时有人还来问过市政府,市政府的答复是没有这回事,直到前不久施工队伍进驻啤酒厂,大家上前一问,说是准备建商品房。这下大家都气坏了,觉得政府欺骗了大家,所以这两天基本上天天都来信访局要结果。
丁博文当时还奇怪问他们怎么只有你们这十几人来,其他人呢,这才得知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