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洒在训练场上,战士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攻坚演练。
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陈征部的实力已经过扫荡前,兵强马壮,士气高昂。
总部的一纸命令更添了一把火:趁日军太平洋战场吃紧,华北兵力空虚之机,各根据地起局部反攻,扩大解放区。
师部作战室里,气氛热烈而凝重。
沙盘上插满了代表敌我态势的小旗,参谋们正在汇报敌情。
“日军第22师团主力南调,防务由新编的独立混成旅团接替,”
参谋长指着沙盘,“这些新部队训练不足,布防存在漏洞。”
作战处长补充:“特别是平原地带的据点,许多还是由伪军为主驻守,战斗力有限。”
陈征沉思良久,最终拍板:“打!
但要有重点,有步骤。
第一阶段,以收复去年扫荡期间失地为主;第二阶段,向敌占区延伸,扩大根据地。”
夏季攻势的序幕由利刃特战连拉开。
他们的任务是拔除根据地边缘的一个关键据点——白马关。
这个据点控制着进出山区的要道,日军一个中队驻守,工事坚固。
但常的破译工作现,这个中队即将换防,新旧部队交接时是最佳攻击时机。
战斗在黎明时分打响。
新生产的迫击炮弹先言,精准压制了据点炮楼。
与此同时,工兵在夜色掩护下已经悄悄清除了前沿的铁丝网和地雷。
“爆破组上!”
赵铁鹰亲自带队突击。
改良后的炸药包威力大增,一声巨响,据点大门被炸开。
“冲啊!”
战士们如潮水般涌入。
新兵们虽然紧张,但在老兵带领下很快进入状态。
特别是那些起义加入的伪军士兵,作战格外勇猛,仿佛要洗刷曾经的耻辱。
“为了报仇!”
一个原伪军士兵冲在最前面,连续击毙两名日军。
战斗只用了四十分钟。
当太阳完全升起时,白马关已经飘扬起红旗。
此战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更重要的是,打通了向平原地区进军的通道。
消息传开,各部队求战情绪高涨。
陈征适时扩大攻势规模,多个主力团同时出击。
平原地区的战斗与山地战截然不同。
这里地势开阔,日军机动性强,但八路军也得到了群众的全力支持。
一次围歼战中,日军一个大队被引入预设战场。
就当日军准备突围时,成千上万的群众从青纱帐中涌出,敲锣打鼓,摇旗呐喊。
“八路军万岁!”
的呼喊声震天动地。
日军误以为陷入重围,军心大乱。
实际上,很多群众拿的只是农具和红旗,但造成的心理震慑是巨大的。
“这就是人民战争!”
前线指挥员感慨地说,“群众才是真正的千军万马!”
攻势推进之快,连八路军自己都感到意外。
许多据点伪军闻风而降,有的甚至杀死日军军官后起义。
最戏剧性的一幕生在一个叫张家镇的地方。
当八路军先头部队到达时,镇门大开,伪镇长带着群众夹道欢迎。
“我们早就盼着你们来了!”
镇长激动地说,“鬼子昨天晚上就逃跑了!”
原来,附近的日军据点被攻克后,这个小镇的日伪军自知不敌,连夜遁逃。
“看来鬼子是真的虚了,”
赵铁鹰在给陈征的报告中写道,“许多据点的抵抗意志明显减弱。”
但日军很快从最初的慌乱中恢复过来。
岛田调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