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炮射击时产生的部分废热和反向电动势,进行快捕捉和存储。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简化版的小型化系统,将这部分回收的能量,用于关键部件(如炮塔座圈、液压系统核心)的循环热维持。”
顾宗棠的眼睛瞬间瞪大了,他抓了抓本就凌乱的头:“这……这太疯狂了!
能量回收效率不稳定,控制回路极其复杂,强行小型化集成到现有战车上,风险太高了!
万一失控,可能就是内部短路甚至……”
“所以需要你和你的团队,在十二小时内,解决控制回路的稳定性和小型化问题。”
沈未央语气平静地打断他,仿佛在布置一个普通的实验任务,“前线每多等一小时,付出的就是鲜血和生命。
我们没有万全之策,只能险中求胜。”
顾宗棠看着沈未央那冷静到近乎无情的眼神,又看了看黑板上那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设计草图,猛地一跺脚:“干了!
这不科学……但也许能创造科学!
我这就去拆几个备用电容组!”
朝鲜北部,狼林山谷。
北地“龙吟”
第一营已被困过四十八小时。
暴风雪依旧肆虐,周围不断传来冷枪和零星爆破声。
战车无法动弹,他们就成了固定在雪地里的靶子。
营长李振彪,一个脸上带着冻疮的粗犷汉子,通过无线电嘶哑地汇报着:“……又打退了敌人三次小规模冲锋。
但我们弹药消耗过六成,燃油告急,重伤员缺医少药……少帅!
我们还能坚持!
但请告诉沈工和顾工,快点!
再快点!”
通话结束,李振彪看着周围在严寒中瑟瑟抖、却依旧紧握着武器坚守在战车旁的士兵们,猛地拔出刺刀,狠狠在冻结的装甲上划了一道。
“弟兄们!
督军和沈先生正在想办法!
咱们北地的脊梁,不能折在这儿!
就算用牙啃,用命填,也得给后方争取时间!
坦克动不了,咱们就是步兵!
就是钉子!
把这群狗娘养的,给我钉死在这山谷里!”
“誓与阵地共存亡!”
疲惫却坚定的吼声,在风雪中微弱却顽强地回荡。
他们拆下战车上的机枪,依托冻僵的钢铁躯体和积雪构建简易工事,用比环境更冷的意志,与敌人、与严寒进行着殊死搏斗。
每一分钟,都显得无比漫长而残酷。
奉垣霍府,书房。
霍聿枭面前站着风尘仆仆、脸颊带伤的霍云苓,以及眼睛布满血丝、手里还拿着一个冒着细小电火花元件的沈未央和顾宗棠。
霍云苓言简意赅地汇报了物资遭遇截杀、损失部分但核心保住的情况,并指出了内部泄密或对方情报网络渗透的巨大可能。
沈未央则展示了那份近乎疯狂的能量回收保温系统初步设计图,直言风险巨大,但或许是当前唯一能快破解僵局的方案。
霍聿枭静静地听着,刚毅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前线的惨烈,后方的危机,技术的冒险,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
就在这时,副官张旻敲门进来:“督军,南方代表宋文昌请求紧急会见,称携南京最高指示。”
霍聿枭眼神微眯,闪过一丝寒光。
他知道,决定性的时刻到了。
南方是雪中送炭,还是落井下石,即刻便见分晓。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军装衣领,目光扫过眼前最重要的三人——妹妹、爱人、挚友。
“云苓,辛苦了,先去处理伤口,物资接收和分配由你全权负责,内部清查秘密进行。”
“未央,宗棠,按照你们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