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们在奉垣那里碰了一鼻子灰,抗议照会如同泥牛入海,反被将了一军,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他们将施加压力的舞台,从奉垣的霍府前,搬到了名义上的华国政治中心——故都。
一场由英、法、美等国公使牵头,多个有在华利益的西方国家参与的“联合交涉会议”
,在北平东交民巷的某国公使馆内紧急召开,矛头直指奉垣,要求其“立即停止在北地的军事行动,恢复该地区原有秩序”
。
这一次,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递交照会,而是要求奉垣方面派出代表,当面接受“质询”
与“警告”
。
其用意,无非是想凭借多年积威,在谈判桌上迫使奉垣就范,挽回在东北失去的颜面,并试探这个新兴力量的底线。
消息传到奉垣,霍府内的反应却出乎意料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早有准备的从容。
“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了。”
霍聿枭看着电报,语气平淡,“也好,省得他们总在背后搞小动作。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派谁去?这是个问题。
既要能代表奉垣的意志,又要在那种场合下不卑不亢,据理力争。
最终,一个由三人组成的精干外交小组被迅选定。
组长是外交部新晋的言人,名叫顾维民,曾留学欧美,精通国际法,言辞犀利,头脑清晰。
另外两名成员,一位是熟悉东北事务的资深外交官,另一位则是《启明报》的特派评论员,负责记录和……必要时动舆论助攻。
临行前,元帅亲自为他们送行。
没有冗长的叮嘱,元帅只拍了拍顾维民的肩膀,声音沉浑,带着一股沙场宿将特有的煞气:
“记住,你们代表的是奉垣,是北地三千万百姓,更是未来的华国!
此去,腰杆子给我挺直了!
他们要是好好说话,咱们就按规矩来。
他们要是想仗着人多势众拍桌子吓唬人——”
大帅顿了顿,眼中寒光一闪,吐出六个掷地有声的字:
“告诉他们,你要战,那便战!”
顾维民深吸一口气,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分量,挺直腰板,郑重敬礼:“请督军、元帅放心!
维民明白,此去故都,便是战场!
定不辱命!”
故都,东交民巷,某国公使馆会议厅。
气氛压抑而凝重。
长长的谈判桌一侧,坐着以英、法公使为的七八名西方外交官,个个面色严肃,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
另一侧,只有顾维民等三人,身形笔挺,面色平静,与对面的阵势形成鲜明对比。
英国公使朱尔典本已经退休颐养天年的老公使率先难,操着带有浓重伦敦口音的中文,语调傲慢:“顾先生,贵方在北地的军事行动,严重破坏了该地区的稳定与国际条约所保障的现状,损害了各国在华商业利益与侨民安全。
我代表与会各国,要求贵方立即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将军队撤回原有防区,并就此事向国际社会做出解释与保证!”
顾建霖民不慌不忙,等翻译完毕,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公使先生,先,我需要纠正您一个基本概念。
北地,自古以来便是华夏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军在自己的国土上,驱逐非法占据我土地、掠夺我资源、屠戮我百姓的侵略者,行使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自卫权与合法权利。
此乃华国内政,何来‘破坏稳定’之说?又何须向任何外国做出解释与保证?”
他语平稳,却字字如刀,直接从根本上否定了对方指责的合法性。
法国公使忍不住插话,语气激动:“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