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大轮明王的例子来说,人王安登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当他转世重生时,当世的意念与人体内的人王安登的意念产生了冲突。
大轮明王的意念不仅不接受人王安登的意念,反而将其视为前世的孽债,极力排斥。
这就好比古月和睦在出生后,接触到了脑海中残留的人王安登的意念,他并没有去吸收和炼化这些意念,而是选择了极力地抗拒。
并且,把人王安登的意念当成前世孽债,要彻底从脑海中排除。
如此一来,古月和睦依旧是古月和睦,他的本质并未改变。
然而,由于人王安登的意念已经离开了他,古月和睦便不会再将人王安登视为自己的前世。
当人王安登的意念离开古月和睦后,他会将自己在古月和睦身上的转世重修视为一次失败的尝试。
尽管在人王安登眼中,只有两次转世重修算是相对成功的,但即使他转世重修成为了昊天上帝,也仅仅是在帝境层次上实现了融合而已。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月和睦与人王安登的结合不仅是完全的融合,更是一种完美的结合。
这种结合不仅能够弥补人王安登收回伏羲的遗憾,还能进一步提升他的意念境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古月和睦才是人王安登真正意义上的转世。
在吸收融合的这个层面上,古月和睦堪称完美。
当然,既然是转世重修,必然会伴随着一些变化。
换句话说,古月和睦实际上是一个升级版的人王安登。
或许是因为有了古月和睦这样一个成功的转世,人王安登对于大轮明王的事情,除了心痛之外,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刻骨铭心、充满遗憾了。
与大轮明王相比,他与人王安登分开后的那种遗憾,实在是难以弥补。
毕竟,大轮明王无法像人王安登的意念那样,有机会经历一次重来。
尽管古月和睦并没有将大轮明王视为自己的转世之身,但当他得知大轮明王身陷险境时,还是毫不犹豫地立刻前往解救。
因为他深知,这段因果必须要有个了结。
作为人王安登的转世之身,大轮明王亏欠人王安登的,理应要归还。
而这种归还,对于大轮明王来说,其实也是一种解脱。
否则,他所欠下的人王安登的债务,将会永远存在,无法偿还。
然而,这种无法偿还的债务,对于现实世界中的普通人来说,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毕竟,人一旦死去,所有的债务似乎都能随着肉身的消亡而一笔勾销。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灵魂的层面,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丝债务,也不会因为肉身的不存在而轻易化解。
灵魂是永恒的存在,它越了肉体的束缚。
肉身上的债并不会因为肉身的消失而随之消失,它们会如影随形地附着在灵魂之上。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那句谚语:“变牛变马都要来还债”
。
如果不偿还这些债务,灵魂将永远无法得到安宁。
然而,现实世界中的普通人往往无法直接接触到自己的灵魂,对于灵魂层面的负担更是一无所知。
他们无法感知到那些隐藏在深处的债务和罪恶,也无法理解这些负担对灵魂的影响。
实际上,当人的肉身消失之后,人身上的一切罪恶和债务并不会随之消散。
相反,它们会在第一时间转化到地魂身上。
地魂源于道,而律法制度正是道的一种体现。
因此,可以说地魂就是专门用来承担人类罪恶的存在。
没有修炼地魂的人,他们的地魂就会像失去方向的船只一样,漂泊在茫茫的六道轮回之中,去偿还肉身上所积累的罪恶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