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阁内光线柔和,并非烛火,而是由镶嵌在穹顶和壁上的月光石散而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肃穆的氛围。
空气里弥漫着陈旧书卷与特殊灵木混合的淡淡香气,沁人心脾。
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井然有序地排列,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玉简、兽皮卷、骨书乃至一些气息古朴的金属箔片。
值守的是一名头花白、修为在金丹后期的老执事,见到林小树亮出的客卿巡使令牌后,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恢复平静,只是微微躬身示意,便不再打扰。
林小树没有急于直奔第三层,而是先在底层粗略浏览了一番。
这里多是关于修真界地理风貌、宗门概况、灵植妖兽图鉴、基础功法杂论等常见典籍,虽也珍贵,但并非他此刻所需。
他略过这些,沿着中央的螺旋石梯,径直上了第三层。
第三层的空间比下面小了许多,书架也更加稀疏,但每一册典籍都被淡淡的灵光包裹,显然设有禁制保护。
此地的典籍材质也更为古老奇特,有些玉简呈现出温润的乳白色,有些兽皮卷边缘已经起毛,却依旧散着微弱而坚韧的能量波动。
他走到一个标注着“上古秘闻·纪年残卷”
的书架前,神识探出,解除那层灵光禁制。
客卿巡使令牌微微热,禁制无声无息地打开了一个缺口。
他取下一枚颜色暗沉,仿佛沾染了岁月尘埃的黑色玉简。
神识沉入,一股苍凉、破碎的信息流涌入脑海。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魔影遮天,万灵泣血……有巨擘持戈裂空,有祖灵化界为牢……血祭三千界,终封魔渊于九幽之下,然道痕永伤,祖庭崩,传承断……”
信息断断续续,充满了悲壮与绝望,描绘的正是上古那场抵御“异种寂灭”
(文中称之为“魔渊”
)的恐怖战争。
其中提到了“祖庭崩”
,与守拙所言万木祖庭崩毁相印证。
而“道痕永伤”
,或许指的就是像墟渊、古魔之眼这样无法愈合的天地伤疤。
他又翻阅了几份类似的残卷,拼凑出的信息大同小异,都指向那场战争的惨烈与代价,但对于“魔渊”
的具体来源、那些参战“巨擘”
、“祖灵”
的详细身份,以及封印的具体细节,皆语焉不详,似乎这些核心信息在传承中刻意被模糊或遗失了。
放下残卷,他走向另一个标注“奇物异力考”
的书架。
这里的典籍记载了许多稀奇古怪的法宝、灵物以及特殊的力量体系。
他仔细搜寻,终于在一本以某种银色金属箔片制成的薄册中,找到了相关的只言片语。
“……归墟之力,见于典籍者寥寥,疑为万物终末之显化,近寂灭而非同,蕴劫灭道韵,非常规灵力可驭……上古有零星记载,称其为‘道劫’,触之者非大机缘即大厄难,多与空间归寂、纪元终结之象伴生……”
“……指骨古印,考其形制与道韵,疑似上古‘守钥人’一脉信物。
该脉专司看守重要秘境与封印节点,其印可通地脉,感秽迹,与特定上古禁制共鸣……然守钥人一脉早于祖庭崩毁前便已式微,传承断绝,其印多失落……”
这两段记载,让林小树心中豁然开朗!
归墟劫力,竟被上古之人称为“道劫”
,与纪元终结相关,难怪位格如此之高,对寂灭秽力有克制之效。
而指骨古印(归墟指钥)果然是“守钥人”
的信物,专门用于看守封印!
这完美解释了它能感应地脉、预警、与遗迹共鸣、激活祭坛、指引秽迹的所有功能!
坤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