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屋内,灯火如豆,映照着林小树专注的侧脸。
指尖捻着那张新晋“精通”
境界的敛息符,符纸温润,灵力内敛,如同蛰伏于阴影的凶兽。
但他并未过多沉溺于此。
精通之境,是登堂入室的,而非终点。
“敛息符精通,保命底牌厚了一分。”
他低声自语,将这张符箓珍而重之地收入一个特制的木盒内,与之前绘制成功、品质尚可的敛息符分开放置。
旋即,他的目光投向角落里那厚厚一沓最廉价的糙黄符纸和一大罐劣质的黑红符墨。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林小树眼神沉静如水。
符箓(精通)带来的浩瀚知识如同汪洋,他此刻却需要回溯最浅的溪流——那些最基础、最不起眼的基础符文。
它们如同符道的筋骨血肉,唯有千锤百炼,融入本能,方能在绘制更高阶符箓时信手拈来,举重若轻。
他摒弃所有杂念,甚至刻意收敛了引动混沌灵露气息的念头,只专注于符笔、符墨与符纸本身最原始的交流。
他选择了符箓一道中最基础、最生活化的存在——避尘符。
此符功效单一,仅能凝聚微弱的灵力场,排斥尘埃污垢,保持方寸之地的洁净。
在修士眼中,近乎鸡肋。
但此刻,它却是林小树锤炼根基、磨砺笔锋的最佳磨刀石。
提笔,蘸墨。
落笔,勾勒。
第一笔,【基础符文·聚灵纹】。
笔尖灵力注入,力求均匀、稳定、线条粗细如一。
不再是追求符箓整体的威能,而是将心神完全凝聚在这一笔的起始、运行与收尾。
面板无声跳动:
【避尘符(未入门):经验+1】
第二笔,【基础符文·斥引纹】。
衔接聚灵纹末端,转折处需圆融无滞,灵力流转如溪水过涧,自然而然。
他刻意放慢了度,感受着灵力在符纸上细微的阻力与渗透。
【避尘符(未入门):经验+1】
【避尘符(未入门):经验+1】…
一张又一张糙黄符纸被消耗。
林小树如同最虔诚的工匠,重复着单调枯燥的绘制。
棚屋内只有笔尖划过符纸的沙沙声,以及偶尔符箓绘制失败时,符纸因灵力紊乱而出的轻微“噗嗤”
声。
他并非无脑重复。
每一次落笔,都在审视上一张的不足:此处灵力注入稍急,导致线条微凸;彼处转折稍硬,灵力流转略涩;收尾处灵力逸散稍多,影响符箓稳定性…他不断调整着下笔的力度、灵力的输出、精神的专注度。
【符箓(精通):经验+1】
【符箓(精通):经验+1】…
职业等级的经验增长变得极其缓慢,如同水滴石穿。
但林小树毫不在意。
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一笔一划构成的微观世界里。
渐渐地,一种奇异的韵律感开始浮现。
笔下的基础符文,线条越洗练,灵力流转越圆融如意。
那劣质的黑红符墨,在他精妙的控制下,竟也透出几分内敛的光泽。
当绘制到第一百零三张避尘符时,笔尖落下,灵力流淌,一气呵成。
符纸微光一闪,一道结构完美、灵力均衡、气息纯净的避尘符静静躺在桌面上。
没有一丝烟火气,只有最纯粹的“洁净”
之意。
【避尘符(未入门):1oo…经验溢出…】
【避尘符(入门):o1ooo!
】
一股关于避尘符所有细节的信息涌入脑海,如何画、如何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