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
刚从汾州回来,陈绍觉得这世上的人是真多。
自从入夏以来,闲暇之余,总有人从各地前来拜访。
包括以前在西北时候的各族酋豪、部族长。
今日又有一群来自西域的胡人,前来王府,是要举族投奔,请求内迁内附。
陈绍让太原府的官员,仔细盘问过后,记下他们的地址、风俗、人马、生计.反正能想到的都问了一遍。
然后才有人带着他们进来,在殿外等候传召。
衙署内,看着太原府呈上来的信息,陈绍不禁发笑,对身边人道:“我当是谁,肃州龙家,老熟人啊!”
“当年我率兵西征,所到之处,无不望风而降,就只有这肃州龙家,遁逃西域。”
“听是投奔他们的同族,然后被驱赶了出去,又投奔了吐蕃人。”
李唐臣在一旁笑道:“肃州龙家,原本是焉耆国王室,以龙为姓,后裔迁徙至河西后被称为‘龙家族’。”
“后来归顺了吐蕃,被作为吐蕃奴部“嗢末”的一部分,分散安置在甘、肃、瓜、沙等地,又渐渐合为一族。”
“如今再归吐蕃,倒也是合情合理。”
堂中众人哈哈大笑,谁都知道,吐蕃现在没了。
自己人那是成片成片的饿死,哪还有余力管他们。
要是唐朝时候那个吐蕃,看到大宋这么羸弱,早他娘发狂了。
所以,大宋初期的运气是真不赖,碰到了衰弱的吐蕃,边防压力一下子了一大半。
北境的契丹,更是游牧民族中的异类,澶渊之盟以后,竟然硬是和大宋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纵观整个历史,北境就没有出过这么爱好和平的国家。
而且还是一个统一了北方,拥有中原屏藩幽云十六州的北境大国。
这条件要是给匈奴、突厥、通古斯,他们能每隔两年组织一次全国动员的南侵。
事实证明,金国拿到幽燕之后,一年都没憋住,就举国南下了。
如今龙家回来,不用想陈绍也知道原因,估计是饿怕了。
再往西,也被吴阶打了下来,他们不想跟着吐蕃人继续挨饿,只能下山来投奔自己。
他们自己估计也知道,这种跑了之后穷途末路再来投奔的,想要什么筹码是痴人梦。
所以干脆自请内附。
这是绑住自己双手,梗着脖子卖身来了。
要不你就收下我当狗,要么我死给你看。
其实他死不死的,都不影响定难军,只要护农队看好门,别让他们进来抢吃的就行。
堂内所有人,都看的清清楚楚,所以才会大笑。
陈绍笑过之后,倒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这龙家走投无路,任自己安排,从某种意义上来,算是给其他部开了一个头。
今后再处置类似内迁、内附,打乱各部原本结构的时候,就可以用龙家的例子来事。
想到这里,陈绍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先别笑了。
给他们一个面子。
要想内附的话,陈绍仔细想了想,留在西北肯定是不行的。
当年曹操就曾经干过,把胡人内迁至山西,化为五部,分而治之。
后来因为司马家压迫的人家太厉害,这些人叛乱之后,就是五胡乱华的源头。
所以即使是内附,也不能是简单地迁移过来,而是要彻底打破、打散。
既然是要立一个标杆,那就要做的彻底一点,给后来人打个榜样。
好在这些人,是真的穷途末路了,相对来比较好拿捏。
吐蕃高原上那些人,真就饿红了眼,每年固定来抢也不是个事。
虽然他们现在无比衰弱,战斗力十分之低,但架不住人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