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举世震惊(4 / 7)

时的太原府,早就不是从盛唐直到大宋开国,那个辖县众多、驻兵极重、事物繁剧的天下大府了。

虽然地理位置依然重要万分,可是钱粮不多,人马也不多。王禀想要整训新军,又苦于没有钱,招募都难,如何发饷。

河东宣抚使署,就在城中心的唐明街上。

河东宣抚使兼知太原府,就是在年初的时侯,责骂挽留童贯的张孝纯。

童贯都跑了,他这个宣抚使,权势比童贯低了百倍,虽然还知着太原府,可是政务却不多,每日里进抵此处,也未曾做什么事情,就是见了见僚属,走马观的看了左近一些地方,天气太冷又没寻幽访胜的心情。

这些日子干脆就在衙署里面,好像没有这个人一样。

更神奇的是,没有了这个太原府的最高文官,竟然一点影响也没有

此时此刻,在安抚使衙署后院的一处小楼上,张孝纯正在置酒高会,和几个带到太原的心腹幕僚浅饮闲谈。

小楼上张起了暖幕,设了炭盆。楼内暖烘烘的。几名侍女垂首侍立。

晚春景象,虽然别有一番雅趣。

可是想起不久之后要么是女真鞑子来,要么是西北的军头陈绍来,在座几人都有些打不起精神来。

就算幕僚强撑着说些凑趣的话,张孝纯也显得有些懒懒的。

不管谁来,他们好像都没啥好日子过,那陈绍跋扈到了什么地步,还没等朝廷批奏,他就以军情紧急为由,擅自带兵东进了。

从西军自己撤回陕西开始,朝廷的权威就一日不如一日,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文臣们都十分不满。

张孝纯是个正统文人,自然也是不满。

饮了一杯屠苏酒,张孝纯撑起张开的暖幕一角,寒风吹进,倒是让他精神一振。放眼四顾,却忍不住叹息了一声:“此处可惜再不复当年雄城气象!”

这句话说的不错,河东路为中原之脊,太原又控扼整个河东路。

只要守住太原,就能确保中原无虞,汴梁之所以危险,也是因为河北没有河东的地势。

从此地渡河西便是直入关中之地,李渊籍此建立大唐帝国。

南下便直指中原,在中国统治中心渐渐东移之后更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刘知远便籍此建立后汉,从后周到大宋开国,盘踞太原。

引辽人以为援的一个区区北汉,就成了大宋的巨大威胁。

当时宋与北汉实力差距极大,可饶是如此,太宗太祖,两代皇帝亲征,拿出吃奶的气力,才打下了这座雄城。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光义在破太原之后,为了维系强干弱枝的祖制。

在太原吃足苦头的大宋,不仅放火烧城,还整个平毁了太原旧城。

可惜,当时脑子一热,没考虑后果。又觉得自己可以马上收复燕云十六州。

三年之后,为了备辽防御,大宋不得不恢复太原。

可是新城却建在旧城东北三十里外,还隔了一条汾河。

过去周长四十二里,城门二十四,城墙高数丈,包以巨石的雄城,就只能存在在记忆当中了。

此刻太原新城,城高不过一丈,全是夯土未曾包砖。城墙也只有周长十一里,只开城门四处。

这已经不止是阉割版的太原了,这其实根本不配叫太原。

说起来要是太原还是当年雄城,太原百姓,甚至河东百姓,估计还不会如此颓丧。

张孝纯他们在此颓丧吃酒的时候,王禀正在城头指挥修葺工事。

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这么个残破的太原,他王禀愣是顽强抵抗近九个月、260天,最终弹尽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铁马冰河肝胆照 被废三年后 反贼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宋第一女皇 大明补牙匠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