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151章 陈大帅的女真兄弟

第151章 陈大帅的女真兄弟(5 / 9)

势。

这种种的说辞,不断地萦绕在赵佶耳边,他懒得去想,全部交给蔡京的讲公堂、议事厅商量。

还诏回童贯来参与商议,童贯托病不来,赵佶派人去呵责训斥了一番,大骂他得了郡王之后,就轻慢皇帝,怠于政务。

童贯吓得赶紧前来京,先是进艮岳跪地请罪,赵佶见了他确实老迈了很多,想起彼此的感情来,温言劝慰了一番。

童贯在汴梁有好几处宅子,入住也方便,他在枢密院的职位已经被下了,每日里穿着便衣和蔡京等人见面议事。

蔡京对于这些观点,基本都认同,但是河北军伍废弛,燕地更是新辟之土,要建立其军镇来,费太高了。

而且你既然要在河北、燕地如此措置,结为羽翼来防御北边的鞑子,那就不能忽视对北面防御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河东。

河东也是当年和契丹接壤的,军伍废弛的程度,和河北差不了多少。

这就是说,河东也必须重新开镇,以强兵镇之,大宋对着北面的战线,才能完整稳定。

这又是一笔天价支出。

童贯这次无官一身轻,不用担责任,那真是什么话都敢说了。

每天往议事厅一坐,就开始讲河北、河东、燕地的防御,说的头头是道,

只要把这条防线经营好了,北边什么敌人都能应对。

童贯说这些,非常专业,别看他伐辽打的一塌糊涂,但是二十年带兵的经验在那摆着。

没有了责任和压力之后,那真是句句金玉良言。

蔡京听着,恨得牙根痒痒,重建防线你说的轻巧,钱呢

钱从哪里来!

一群人商议了很久,最后没有拿出建军的公文来,反而提前做好了人事安排。

大家一致认为,目前的环庆军统帅王禀,本来就是国朝重将。

可以让他以安抚使名义出镇河东、河北,为兵马总管。王禀威望素著,又曾立下大功,资序也是足够了,当可独立行事。

而那条人人都知道是对的,人人都知道很有用,也很必要的河北、河东防线。

却迟迟没有开始构建。

因为缺钱。

——

西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早就成为一个牢不可破,最大目标还是为了自身存续发展的准藩镇团体。

这已经是一个人尽皆知、毋庸讳言的事实,不然朝中也不会用这么多心力来防备西军。

它就是藩镇,一个很穷而且分散的藩镇。

西军想要维持下去,西军的将门团体要长保富贵下去,守住自己的基业。

原来他们存在的根基是西夏,西夏不断进攻,是大宋的心腹大患。所以朝廷再怎么样重文轻武,也不能触碰西军的根本利益。

现在这个根本没有了,西军就要别寻他途,陈绍是很好的一个存在。

陈绍很强大,但是目前还很安全,即使是要打,两边其实也有谈判空间。

他是种家的姑爷,就是西军的姻亲。

西军被调出来远征,又被在前线裁撤中低层武将,狠狠厮杀了一场后元气大伤。

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领着朝廷的军饷,在自家故地,好好的生聚修养。

为此,他们可以放弃一些利益,比如说部分裁兵。

其实按照正常的局势发展,西军本来是没有这个机会的,在原本的历史上,西军在十分操蛋的伐辽战事之后,只有很少一部分回到了陕西。

还有相当多的军马留在河东、河北。

他们被朝廷分割之后,军心士气大跌,而且强行分割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明补牙匠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被废三年后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