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燕地悲歌(4 / 9)

两人当即摆了香堂,义结金兰,彼此以兄弟相称。

李孝忠在应州治所,待了七八天,每日里和孟暖饮酒,然后就在应州乱逛。

孟暖看出他的用意,也懒得制止,这地方真就是叫你瞧上一万遍,该打不下来还是打不下来。

而且你定难军要是真有本事打到应州,我为什么不降

在定难军手下,总比在女真鞑子手下好吧。

孟暖知道自家的实力,所以他是个有野心的,但是野心不大。

等到李孝忠率队离开的时候,孟暖亲自送了出来。

走出很远之后,他骑在马上,手中拿着木炭笔和一张牛皮纸,绘制着此地的地形图。

寒风呼啸,他的手指关节已经发青,但是却没有颤抖,下笔十分稳当。

每一笔下去,胸中都似乎有千军万马,奔腾而过,行走在那些或曲折或平坦的道路上。

这天下局势,未必有一些人想象中那么好,但也没有一些人想象中那么坏。

节帅的大名,已经传到了应州,如今定难军是个什么模样,李孝忠自己最清楚!

孟暖啊孟暖。

这应州,我们怎么就来不得!

——

春暖开,旧日齐王府,如今的节帅豪宅内风景绮丽,太阳暖洋洋的一片祥和。

在这样暖烘烘的午后,陈绍忽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西军的老种送来的。

陈绍便叫人打开包裹,骤然眼睛一晃,原来是把明晃晃的横刀,连刀鞘都没有,一展露便反射着太阳的明光。

陈绍看着这把刀,眉心微微皱起,不太懂老种的意思。

此时外面数人求见,听说是魏礼等人,陈绍便即刻宣之入内。

进来的人有五个,魏礼和他的两个书记官、一品广源堂的王寅,还有从汴梁赶回来的崔林。

崔林因为在汴梁立了不少功劳,此时已经封了官职,但是他依然以家奴自居。

甚至回到西平府之后,仍旧留在府上做管家一样的事。

三人都是陈绍绝对的心腹,一看案上刚打开的包裹,魏礼不禁问道:“节帅,这是谁送来的”

“老种经略相公。”

魏礼笑道:“西军从前线自行撤退,已经犯了忌,此时估计心里不太好受。”

陈绍叫大虎把刀收起来,说道:“他好不好受我不知道,反正汴梁那几位,好受不到哪里去。”

即使是再迟钝,此时也该有所警惕了。

王寅笑道:“节帅,似乎是高看他们了。”

崔林也说道:“汴梁的人,但知道醉生梦死,稍微烦恼忧心的事,便不顾一切地抛在脑后,就好像他们不去管,这些事便不存在一样。”

陈绍以己度人,这时候自己要坐在赵佶的位置上,恐怕饭都吃不进去了。

但是听崔林和王寅的意思,皇帝过得还很快乐。

这两人一个是自己在汴梁的耳目,一个是情报头子,肯定是知道一些实情的。

看来赵佶这人,确实是不着调。陈绍经过了这一年,早就不会因为大宋君臣的骚操作而有什么特别的情绪了。

他出奇地稳定。

无他,见惯了而已

王寅说道:“真正急的人,只有一个童宣帅,他最近不断派人,去和宗翰谈判,想要钱收回燕京。”

来了

最抽象的事,还是来了,钱买燕京,然后封王的童贯,就如同历史上一样,活灵活现地出来了。

有时候陈绍会想,他们可能真是天才,这种主意都能想出来。

金人不交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被废三年后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明补牙匠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