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登高而望,就看见四下里流光溢彩,都朝着汴梁雄城汇聚。
而方圆数十里的汴梁城在这夜里,也大放光明。
城中沿街建筑,全都张灯结彩,但凡店铺,都搭起席棚,扎起灯山。
禁中方向,更是燃放起无数灯火,更有烟火冲天而起。
瓦舍勾栏,装点着钿的娇俏女郎倚楼半醉半笑,干果子,纷纷而下,宛若下了一场雨。
他的心中,却并不痛快,因为他爹刘延庆被童贯给卖了。
童贯将伐辽的失败,推到了刘延庆身上,尤其是高粱河之败。
高粱河之败,刘延庆有责任么无疑是有的,而且很大。
但是只有他一个人菜么
那就未必了。
当时童贯已经完全不能主事了,躲在河间府不敢北上;
就算是西军中的老种也不干净,他为了保存西军的力量,坐视刘延庆被围,根本不出兵策应;
朝廷没来由调换人家西军的中低层武将,换了一群纨绔子弟来,结果一打仗全跑了;
让命令传不下去,士卒失去了控制.
凡此种种,都是溃败的缘由,但是童贯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了刘延庆身上。
刘光烈手里握有很多资源,都是定难军的,他在犹豫要不要利用这些资源,来救他爹。
正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崔林来了。
“三爷。”
刘光烈转过身,强忍住心绪,笑道:“你来了。”
“祝三爷新年康健。”
“同贺同贺。”
崔林压低了声音,说道:“三爷,西边来人了。”
刘光烈抽了一下鼻子,似乎有些风寒,问道:“说了什么”
“东家叫他们传话来,要我们全力配合三爷,救出老刘相公。”
刘光烈一听,顿觉浑身轻松,眼中却隐隐有泪光。
绍哥儿,还是够仁义啊!
——
雁门关东北二百余里之外,正是前辽西京道彰节度使治所应州。
以前大辽西京道地域虽然十分寥廓,但是人物、菁华全聚在了大同府盆地。
应州就正卡着大同府盆地南端通路,周遭山势陡峭,道路难行。
应州内卧羊山海拔足有两千三四百米,望之森然。
一群人,正艰难地越过此地,他们就是陈绍派来的使团。
本来陈绍只是让翟奉达去云内州找完颜拔离速。
但是夏州的李孝忠,执意要隐藏身份,亲自去大同府。
而且他不走传统的沙漠道路,而是从府谷折家借道,走朔州、经应州,要去大同府见女真在西北地区的金国元帅右监军完颜希尹。
李孝忠他的胆子向来很大,年轻时候,就专门到西夏腹地牧场去盗马。
如今既然和女真人还没撕破脸,危险系数其实是很低的,他很想来看看,未来的对手究竟如何。
其实就算是大宋和女真撕破了脸,以女真人的性格,也会拉拢陈绍叛宋的。
李孝忠有恃无恐,顺便刺探一下地形,与当地的豪强取得联系,万一真的打起来,这些地头蛇的归属,也是十分重要的。
为将者,熟悉地形是很重要的,李孝忠只要看过的地方,就像是刻在了脑子里,一般是不会忘记的。
陈绍从女真人手里买生口,隐藏的好处越来越暴露出来,其中有很多辽人官员,是掌管机密文书的。
被俘虏之后,不敢暴露身份,只被当成了普通奴隶。
结果来了陈绍这边以后,经过几日的试探,得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