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为国为民何罪之有(1 / 2)

朱由校端坐御座之上,语气平静却带着隐隐怒意地说道:

“朕方才已经讲明,此事尚需严守秘密。

朕此番南行,乃关乎我大明根本,行程既定,不必再议。

尔等退下吧。”

他们显然不会就此罢休。

即便皇帝当廷震怒,今日也势必要据理力争,绝不能让皇帝亲赴南方。

“陛下真要不顾祖宗基业,背离万民百官之劝谏而独行其是吗?难道陛下不记得隋炀帝的往事了吗?”

“陛下真要引天下怨愤不成?”

若非顾忌朝堂威仪,朱由校几乎想放声大笑。

这一套以道德施压的手段,早已是老生常谈。

尤其是在明末,文臣们对此运用得炉火纯青。

当年他们攻击万历皇帝也是如此。

先把自己装扮成道德高尚的清流,站在高处肆意指责皇帝,全无君臣之分。

皇帝无论推行何策、施行何事,只要不合他们心意,必遭群起反对。

从后世的眼光来看,明朝皇帝的权力比起汉唐宋不知集中多少,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封建王朝皇权集中的巅峰时期。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这些只是表面现象。

明朝皇帝的权力其实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朱元璋确实权倾天下,但他的后代远远不及。

即便是朱棣,有时也不得不迁就士大夫。

到了朱由校的祖父万历皇帝时,文臣在朝廷的势力已隐隐凌驾于皇权之上。

“党争”

正是文人势力迅扩张的产物。

对于朝政事务,官员向皇帝进言本属正常,但他们连皇帝的内廷事务也要干涉,连皇帝的私生活都要议论一番。

此次皇帝决意南下,对这些文臣而言,无异于是要害受胁,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必须全力抗争。

而第一个站出来指责皇帝的,正是来自南直隶的官员。

他们对皇帝南巡一事最为敏感。

自永乐十八年大明迁都北京后,政治中心与皇权重心也随之北移。

两百余年过去,皇权在江南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覆盖范围也日益缩小。

皇帝不得不采取以官绅制衡豪强的治国策略。

虽然大明实行两京制度,南京仍设有完整的六部机构,但实际作用微乎其微,不仅无法协助皇权统御江南,反而成了地方豪强的庇护所。

南京长期游离于中央权力之外。

自宣宗皇帝至今,这两百余年里,从未有皇帝亲临南方。

久而久之,南方的实际权力逐渐落入本地官绅与豪强手中。

到了朱由校的天启年间,这些地方势力已然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朝廷。

派系纷争与言辞激烈的争论最初便是在这里兴起,各地及京城官场中的不良风气,皆由这些出身江南的官员带入。

因南宋时期与金、蒙古的连年征战,再到明朝与蒙元长达数百年的冲突,北方早已满目疮痍,破败不堪。

华夏的文明延续以及经济文化的重心逐渐南移,在南方获得了稳定展的环境,各项事业迅越北方,人才层出不穷。

南方这类未受战火长期侵扰的区域,自然更适合推行科举取士制度,因此担任官职者多为南方人士。

大明朝的南北展极不平衡,江南出身的官员在朝廷中常年占据过半席位,独占优势。

南宋更不必多言,本就偏安南方一隅,几乎没有北方人参与其中。

他们花费数百年时间才取得今日地位,怎能轻易放手?

倘若皇帝始终居于南方,暂且不说自身与家族是否会受到影响,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利益格局必然遭遇重大挑战。

那些历经明争暗夺从皇权中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坏了!LPL又被俘虏了! 网游:女神升级我变强 斗罗:武魂殿圣女,武魂岩王帝君 我进的不是恋爱游戏吗 长相思之二世情缘 我的天赋超脱了SSS 技能永久没冷却,阁下如何应对? 崩坏:拥有回响的我捏碎刀子 我在网游里点满奇葩技能 一人之下:一人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