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复完宋应星的奏折后,朱由校脱下皇袍,换上一套简单的军服,佩戴好胸甲和长刀,出了宫门。
他命马祥麟将兵工厂新造的一批火铳一并带往军营。
朱由校骑马,带着五百名侍卫,不到一个时辰就抵达了军营。
张维贤与羽林军的将领们事先毫不知情。
他对自己的行踪极为谨慎,从不喜欢张扬出行。
除了随行人员外,从不向他人透露。
皇帝的行踪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就像心思被人看穿一样,令人毛骨悚然。
营门口值守的士兵见到皇帝到来,立刻在道路两侧列队跪迎。
等朱由校靠近,所有人额头贴地,齐声高呼:
“恭请皇帝陛下圣安!”
“免礼,继续值守。”
说完,朱由校策马直接进了营门。
羽林军将士直到皇帝的护卫全部通过后才起身。
如今的羽林军,无论普通士兵还是将领,对朱由校都极为忠诚。
因为这位皇帝真的把他们当人看。
他们活了半辈子,直到今天才真正活得像个样子。
不再是浑浑噩噩、行尸走肉般的日子。
每月军饷准时放,没人敢克扣。
也没有将领欺压,没人再受气。
从此他们的家人再不会因贫困而饿死街头,也不会因为穷困被人欺负。
家里虽不算宽裕,但过上安稳日子毫无问题。
他们都清楚,这一切源自皇上的恩赐。
那天皇上对他们说的话,他们始终记在心里。
大
明的百姓是炎黄后裔,大明的军队是天命之师。
而他们羽林军,作为皇室亲卫,凌驾于一切之上。
每一个士兵的生命,都无比珍贵。
经过锦衣卫和太监们几个月的训练,这些从西南、江南、关外来的士兵,如今已经拧成一股绳。
他们不再是为吃饱饭才来当兵,而是为了誓死效忠皇上。
身份变了,走在外面,每个人都挺胸抬头,昂阔步。
朱由校进了军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各营将领到指挥帐中。
他坐在主位,一手扶着桌案,语气平静地说道:
“朕带来一样好东西,先卖个关子,你们猜猜看。
谁猜中了,赏绣春刀一把。”
李兴一向心思细腻,立刻答道:
“陛下说的可是新式火铳?”
朱由校瞳孔微缩,手不自觉握紧了刀柄,脸上却依旧不动声色:
“你怎么知道的?”
这个细节,其他人并没有察觉。
李兴拱手回话:
“臣在帐外看见陛下的侍卫背着一种从未见过的火铳,因此大胆猜测。”
朱由校心中一松,还好不是泄密。
“你倒是观察入微,没错,正是新式火铳。
这东西研用了半年多时间,和我们现用的完全不同。”
一听有新火铳,将领们纷纷露出期待神情,尤其是神机营的几个人,目光已经落在侍卫背上的火铳上。
朱由校看着他们那副模样,心里直摇头,真是一点出息都没有。
他从马祥麟手中接过神武铳,起身走下台阶,来到众人面前:
“这新式火铳名叫神武铳。
它与传统火绳枪、鸟铳最大的不同,在于不用火绳点火,而是用燧石击装置,扣动扳机即可射,使用更方便,不受天气影响,即便刮风下雨、阴冷潮湿,也能正常使用。”
“射程不变,但因火药配方和用量标准的提升,威力比旧式火器更强。
朕用泰山营的重甲做过测试,神武铳在破甲距离上,比其他火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