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气也会瞬间瓦解。
他深知那些部族领的心思。
他们为了利益可以暂时联手,可一旦损失惨重,立刻就会反目。
“不准退!
明军已无计可施。
告诉所有人,破城就在眼前,谁敢后退一步,军法从事。
明朝皇帝就在城中,只要抓住他,死几人算什么!”
“明军想死守,你们立刻带人攻打别处,谁先破城,战后本汗赏他两个千户!”
几位领见林丹汗动了真格,不敢违抗,也明白现在必须一鼓作气。
虽一时受阻,但明军兵力有限,蒙古军却人多势众,四面围攻,看他们如何抵挡!
林丹汗也不再讲究围三阙一的战术,直接六万骑兵齐上,不信攻不下这小小城池。
“哼,看你们能撑多久!”
……
“台台,通往沈阳的大小道路都被建奴封锁了,我们已经和沈阳断了联系。”
“嗯,本官明白。”
这些情况熊廷弼早已预料。
换作他来指挥,也会如此,切断两城联系,逼迫对方出城救援。
努尔哈赤当然知道沈阳难以强攻,所以又用老战术……围点打援。
可惜,他这次遇到的是熊廷弼。
熊廷弼信心十足,沈阳那样的重镇,不是几日之间就能攻下的。
“台台,还是派兵救援吧。
这次老奴倾巢而出,绝不会只满足于一个奉集堡。
虽说沈阳固若金汤,但万一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李怀信这话,也是替熊廷弼着想。
若沈阳真的失守,朝廷第一个问责的,必是辽东经略熊廷弼,而且无人能为他说情。
熊廷弼怎会不懂?
只是辽阳手中兵马加起来也不过八万余人。
派多了,担心辽阳也被围;派少了,又怎能敌得过建奴精骑?
辽阳的军队情况复杂,远不如沈阳稳定。
蒙古人和女真人混杂其中,还没来得及梳理清楚。
一旦自己率军离城,这些人心生异动,后果难以预料。
自从虎皮驿一战大胜后,辽阳军中士气高涨,不少将领跃跃欲试,渴望一战。
以往他们对敌军心存畏惧,如今熊廷弼已经用事实让他们看到胜利的希望。
特别是祖大寿等年轻将领,刚刚获得提拔,求战心切。
他们都在盯着熊廷弼,等待他的下一步动作。
……
熊廷弼最终做出决定,亲率辽阳三万骑兵出城,像虎皮驿那次一样,主动寻找战机。
一味防守只会陷入被动。
虽说他对沈阳城防有信心,但他担心贺世贤等人撑不住。
“李怀信!”
他身边的标营参将立刻上前听令。
“末将在!”
“你带本官印信留守辽阳,紧闭城门,严控城中出入。
不管外面生什么,绝不准出城半步。”
李怀信抬头望着熊廷弼,一时难以置信,怀疑自己听错了。
熊廷弼也清楚这样安排不合常理,但他没有别的选择。
那些长期在辽东任职的将领,尤其是本地人,他一个都不敢完全放心。
“巡按御史!”
张栓站出一步。
“本官离城期间,辽阳政务由你全权处理,遇事难决者,暂且压下。”
张栓抱拳应道:“明白。”
“张健、刘泰来协助李怀信守城。
记住,无论生什么,绝不可出城一步,违令者立斩。”
张健是刚从西北调来的游击将军,曾多次平定叛乱,熊廷弼对他较为信任。
刘泰来是辽东本地将领,目前掌握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