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朱由校为这场“戏”
下了不少功夫。
他频频露面,四处巡查,声势浩大。
目的只有一个:让所有人都知道,皇帝真的到了密云,就住在这里。
他甚至亲自去了边塞,明明白白地告诉林丹汗……我就在这儿,就看你不服!
他亲征的消息早已传遍天下。
料想林丹汗的手下探子,此时正快马加鞭赶回去报信。
宣大地区的兵马也已集结完毕,军令下达,户部的第一批粮饷已送到。
王在晋今日即可启程前往张家口,只待他统领大军出关,打响北征第一战。
十万石粮草数量庞大,还有二十万两白银。
朱由校又不准动用民夫,导致押运人手严重不足,只能从羽林军中调出不到四千人。
早在朱由校出征前,第一批粮饷就已出,共计三万石粮食与二十万两白银,全是王在晋带往宣府所用。
羽林军除了秘密押送的一万石军粮,还自带了五千石。
主力部队更早已备足了近二十天的肉干与干粮,短时间不愁吃喝,大军也该向北进了。
“启奏陛下,锦衣卫千户杨寰求见!”
“传他进来。”
满身风尘的杨寰一进大堂便跪地行礼。
“臣参见陛下!”
“起来吧。”
“辽东之事如何?”
杨寰抱拳答道:
“回陛下,沈阳整顿已完成。
熊廷弼裁军近两万人,杜绝了空饷之事。”
“过程虽艰难,但臣与熊经略协力完成。
城中流民及投降的蒙古人、女真人,已全部安置妥当。”
“熊经略已全面推行坚壁清野之策,沈阳如今固若金汤!”
果然不负所托。
如此一来,辽东可保一时安稳,心头大石也可放下。
“朕召你回来,还有要事交办。
朕此番北征,目标不止察哈尔部。”
“还有宣大、山西的那些文臣武将,尤其是那些商人。”
“朕已掌握情报,山西商人贪得无厌,为谋私利,竟勾结边镇官员,以分红之利诱人下水。”
“他们在关内低价收购粮食,囤积居奇,再高价走私卖给蒙古。”
“这里面包括刀剑、弓弩、盔甲、铁器等关键军用物资,等同于通敌,朕命你随王在晋一同前往张家口,务必查明背后真相,要彻查到底!”
“眼下正值互市开市,料想会有所现。
但你行动务必隐秘,切勿惊动对方,你将以随军身份前往,稍后去找孙云鹤,他会为你安排人手。”
“抵达张家口后,一切视情况而定。
不仅要查清走私行为,还要盯紧那些士绅和官员,防止他们私下搞鬼。”
“臣斗胆请示陛下,若牵涉京中官员或边关将领,该如何处置?”
杨寰心思缜密,这也是朱由校如此信任他的原因。
在这方面,他比孙云鹤更为老练。
“查!
一查到底!
朕倒要看看这张网到底有多大,牵连有多广!”
杨寰低头应道:
“臣明白。”
朱由校对王朝辅下令:
“拟旨,升任杨寰为锦衣卫镇抚使,赐飞鱼服两套,并加封五军都督府断事官,掌管刑狱事务。”
“臣谢陛下隆恩,必不负使命!”
镇抚使与断事官一肩挑,虽官位不高,但权力不小。
尤其五军断事官一职,有权指挥卫所军队,类似羽林军中的执法队伍,由此可见朱由校用人之精明。
只可惜后人无能,连皇权都保不住,更别提五军都督府的权势早已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