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见好就收,暂时先不提厂卫之事。
事情要一步步来,不能太急。
等时机成熟,再联合士人上书,请陛下裁撤厂卫。”
“可以让各地的生员、士子先行行动,在市集、庙会等人多之处宣讲厂卫之害,争取民心,为将来做准备。”
“还可以写信给应天府,先稳住江南的士绅阶层,要是我们这边事情办砸了,就让他们联合起来抵制厂卫的暴行。
别忘了,朝廷七成的粮税可都靠江南几个省撑着呢!”
叶向高话音刚落,众人纷纷称妙,脸上掩不住的兴奋。
刘懋更是直接开口夸赞:
“台山不愧是辅,这计策真是高明,简直可以和刘伯温比肩了!”
叶向高被这么一捧,笑得合不拢嘴,嘴上说着“不敢当”
,可那神情分明就是一副“就该如此”
的模样。
只有郑鄤提出了疑问:
“可是自从上次张案之后,钱牧斋他们也受到了牵连,几十个骨干死的死、散的散,田尔耕还因为那件事在南镇抚司升了官,现在应天府已经没有能牵线搭桥的带头人了。”
叶向高却毫不在意,轻松地说道:
“这有什么难的?我亲自写一封信给右佥都御史熊明遇和南京兵部尚书徐宪卿,让他们去安排。
别忘了,南京五道御史可都是我们东林的人。”
“好,就这么办。
后天朝会,我们就按台山说的来,到时候由我先上奏。”
看到叶向高安排得井井有条,程正甚至感觉自己有了万历年间那些御史骂皇帝的勇气。
在他们眼里,御史就该无所畏惧,不惧刀斧。
“程公放心,我等绝不会拖后腿,东林的兴衰成败,就看这一回了。”
成败在此一举,他们也豁出去了。
只要这次扳倒厂卫,重回清正之世也不是不可能。
“好,那我们就先回去吧。
明天通知朝中朋友,一起联名上奏!”
叶向高当然不是为了什么大义,他图的是自己的利益。
要想重新掌权,必须得把厂卫斗倒,否则就算进了内阁也坐不稳。
而要重回朝堂,这些人又不得不依靠。
虽然有时候他不愿与他们走得太近,但关键时刻,还是好用得很。
送客时,叶向高特意拉住缪昌期:
“又元,我就在家等你的好消息了,希望你马到成功。”
缪昌期信心满满地回道:
“台山放心,我们一定不负所托。”
------------
京城
今天注定不平静。
国子监的学生和城中士绅四处走动,到处散播消息。
他们走在街上,大声疾呼,说如今朝中奸佞当道,客氏与魏忠贤勾结,欺瞒皇帝,搅乱朝纲。
还拿出以前行的报纸,一一列举,大加批评。
他们说这些都是阉党的阴谋,所有指控都是无中生有。
以魏忠贤为的宦官势力,把持朝政,迫害忠臣,任用亲信,打压贤能。
宋应星还被他们当作典型人物,受到攻击。
最热闹的要数内城的告示处。
十多个读书人搬来几张桌子,搭成高台,站在上面高声喊话:
“各位乡亲,我大明自太祖皇帝建国以来,已有二百多年。
可曾有过落第的举人一跃成为尚书的先例?阉党如此放肆,操控朝政,王振、刘瑾之祸就在眼前!”
“再说太祖立下的祖训,宦官不得干预朝政。
我们决不能让正统、正德年间的祸事重演,否则大明根基将受到威胁,天下百姓也将遭殃!”
“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