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这些无耻之徒,只有用强硬手段,才能压得住他们。”
朱由校起身在屋内来回踱步几圈,见众人仍无反应,便开口道:
“既然诸位大臣没有推荐人选,那就按朕的安排来办。”
“朕决定任命王象乾为内阁元辅,徐光启为内阁辅臣,诸位有何意见?”
刘一燝心中早已料到,但为了自身前程,只能硬着头皮出面反对。
“陛下,此举恐怕不合规矩。
徐光启不过是一名少詹事兼御史,凭什么越级进入内阁?”
刘一燝话中有话,真正想表达的是希望皇帝注意到他这位内阁次辅的存在。
朱由校岂会不懂?但他不愿多费口舌,只淡淡回了一句:
“徐光启的能力,朕心中有数,日后刘师傅自然明白。”
刘一燝心头一凉,没想到皇帝竟如此忽视他的地位。
朱由校随即转向王朝辅说道:
“王伴伴,拟旨。”
“命王象乾任大学士、内阁元辅,加封太子太师,兼任兵部尚书;徐光启任大学士、内阁辅臣,加封太子少保,兼任工部尚书。”
这场廷推,自始至终只有刘一燝开口说了两句话,其他人则如旁观者,连韩爌都不敢提出异议。
这正是朱由校想要的局面。
皇帝若不能一锤定音,还谈何皇权?
这只是一个开端,文官们的麻烦还在后头。
朱由校要一步步把原本属于皇权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从永乐皇帝开始的旧弊,他也要一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