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还不够格。
刚才就是你骂亲军的吧?来人,就地正法!”
魏忠贤身旁一名番子二话不说,抽出佩刀,一刀刺穿周朝瑞胸膛。
他至死都没反应过来,眼神里还带着不敢置信。
其他官员被这血腥场面镇住,堂堂太仆寺少卿,竟被当众斩杀。
“魏忠贤,你滥杀大臣,形同谋逆,我定要参你一本!”
刑部尚书黄克赞怒不可遏。
“黄尚书就别费心了,去诏狱里慢慢说吧,说不定皇爷还能饶你们一命。”
“你假传圣旨,蒙蔽天听,我这就去面见陛下,揭穿你这阉贼!”
孙慎行怒吼着冲向锦衣卫的封锁线。
魏忠贤淡淡一句:“孙大人疯了,动手,送他安静些。”
那番子上前,一刀斩下,孙慎行应声倒地。
其余官员看着地上喷血的尸体,连呼吸都不敢重一点。
“全部收押,诏狱我亲自审!”
“派人盯着他们家眷,一个不许漏,违令者,剥皮!”
……
皇宫
“陛下,若想出关,应从宣大调兵。
近年来察哈尔部受科尔沁与老奴联手压制,地盘日益缩小,他们只能更靠近我大明,毕竟眼下我们仍是盟友。”
朱由校盯着地图,与张彧商议出关的行军路线。
他虽是穿越而来,却对打仗知之甚少,更别说这次打算亲自带兵出征。
“从我们角度出,走宣大是最稳妥的路线。
但朕此番并非要与敌军正面硬拼,朕想效仿霍去病的打法。”
“从林丹汗的角度看,他会更防备大明。
如今他维持所谓盟友关系,不过是形势所迫。
若从宣大出兵,反而是最不合适的路线。”
“朕要尽量避开他们的骑兵主力。
羽林军目前仅有数千骑,而林丹汗麾下有数万铁骑。
朕只能靠巧,不能输。
一旦战败,大明将更加陷入深渊。”
张彧望着皇帝始终冷静的神情,又一次刷新了认知。
自唐以后,哪朝哪代不是带兵十万以上才敢出关?成祖皇帝五次北征,皆是数十万大军同行。
“陛下莫非要仅凭羽林军一营骑兵出关?臣以为万万不可。
羽林军毕竟是陛下新练之军,未经历实战,且兵力太少,恐怕……”
朱由校回头笑了笑:
“恐怕什么?朕认为,五千骑兵为主力足够。
蒙古人并非不可战胜。
朕也只是以骑兵为主力,其他几营也会随行。
朕还没有狂妄到那种地步。”
“此战目的,不是一战定乾坤,而是为战马与男丁而来。”
张彧听得一头雾水,难道皇帝亲征不是为了击败林丹汗?
“臣斗胆请教陛下,能否为臣解疑?”
“朕十分认同你的分化策略。
但要让土默特部真正亲近大明,大明必须展现出真实力量。
不需要太多,只要让他们相信,大明虽有萨尔浒之败,但仍能在草原立足。
只要林丹汗一败,他在各部中的威望便会迅崩塌。”
“大明便可重树万历年间的威望。
朕心中一直有一句话,从未说出口……弱国无外交。”
张彧默默念着这句话,片刻后,豁然开朗。
“陛下此言,真可为千古名言。
昔日宋朝先后向契丹、女真、蒙古称臣,正应了此话。”
“请问陛下,欲从何处出关?”
朱由校微微一笑,缓缓吐出三个字:
“等情报!”
……
京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