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安排人守好这里,不得泄露半点消息,必须严格保密。
明白吗?”
“奴婢遵旨。”
“再打造一块牌匾,以后这里就叫‘兵工厂’。”
魏忠贤见皇帝多次强调,语气严肃,不由也紧张起来。
朱由校看着眼前这片空地,心中暗想,大明军队的变革,就从这里开始。
……
皇宫
朱由校花了整整半天时间,终于完成了大明历史上第一份报纸。
办报纸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夺回舆论控制权。
眼下能读书识字的,除了那些士绅地主,多数百姓都是文盲。
全国至少九成以上的人不识字,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极易被别有用心之人煽动。
掌控舆论,刻不容缓。
大明如今的处境愈艰难,尤其在北方,许多地方接连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蝗灾也随之而来,民间的生活愈困苦。
记得一年之后,山东将爆一场大规模的民变,由早就存在的白莲教主导。
虽然最终被镇压下去,但对如今已经捉襟见肘的大明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朱由校还计划推行初步的扫盲政策,在各省主要城市设立学院,百姓只需缴纳少量费用,便可送孩子入学。
这种措施主要覆盖基层百姓,但广大农村地区仍难以顾及。
可朱由校也清楚,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两百多年的大明体制,积弊太深,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宣顾秉谦、魏广微来乾清宫见朕!”
这两人是历史上着名的阉党骨干,天启年间的内阁大学士,是“九千岁”
魏忠贤的左右手。
当年魏忠贤能掀起针对东林党的大狱,正是他们二人协助推动。
他们利用明末三大案,将祸水引向东林党,使其遭遇毁灭性打击。
后来崇祯帝过度信任东林党,东林党才又重新抬头。
这两人虽非清廉之士,却忠于皇室,也是有实际能力的官员。
朱由校正需要这样的人,更何况他们本就是东林党的死敌……因为他们是齐党、楚党和浙党的成员。
“臣恭请陛下圣安!”
这是顾秉谦与魏广微第一次觐见皇帝,紧张是必然的,但更多的是对皇帝召见用意的好奇。
“朕安,平身。”
“王伴伴,把报纸拿给两位大人看看。”
报纸?顾魏二人从未听过这个称呼。
大明不是只有邸报吗?
他们花了将近一刻钟,才将这份“报纸”
上的内容看完。
内容全是近期被朱由校抄家处斩的东林党人信息,详细列出他们空谈误国、欺君罔上、贪污受贿的罪行与处理结果,还附带了辽东局势和近期战况。
“陛下是要将这报纸往各地?”
魏广微疑惑地问道。
“正是。
我大明既然有邸报,也应有报纸。
邸报内容有限,百姓根本看不到,对国家大事毫无所知。”
“这份报纸就是为百姓准备的。
朕打算在全国各城设立报社,京师设总社,便于统一管理。”
“朝中将设一个信息司,负责内容审核,报社由信息司主导,派遣官员进驻各地报社。
每出一份报纸,就由这些官员负责张贴宣传,所有衙门、城门以及集市等地都要张贴,务必要让百姓人人知晓。”
“信息司负责把内容整理清楚,再呈报总社。
总社负责印制报纸,分至各地。
每十日出一期。
报纸上要标明具体年月日,写清楚生了什么事,朝廷如何应对。
每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