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爌躬身答道:
“陛下圣明。
熊廷弼自上任以来,无所作为,畏敌如虎。
如今更是贪墨军饷。
臣请陛下即刻罢免此人,否则辽东恐生兵变。”
朱由校眉头微皱,语气却依旧温和:
“罢免熊廷弼不难,韩师傅可有人选接任?”
刘一燝见状,上前奏道:
“陛下,辽东巡抚袁应泰足以胜任。”
韩爌趁势再进言:
“臣亦举荐广宁参议王化贞接任辽东巡抚一职。
如此,辽东可保无虞。”
朱由校心中明白,果然不出所料,朝堂上的大多数官员一心要将熊廷弼调离辽东,好让他们的东林派系掌握大权。
历史上天启帝就是被他们这么蒙蔽的,结果让努尔哈赤迅崛起。
袁应泰上任不到五个月,就丢了辽阳和沈阳,这两座辽东最重要的军事据点,被努尔哈赤轻松拿下,为皇太极日后五次南侵、多尔衮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
但如今的朱由校,已经不会再被那些文臣欺骗了。
从今日的奏报来看,刘一燝和韩爌显然是有备而来,而原本占据主导地位的方从哲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是齐、楚、浙各派的代表人物。
内阁,也该来一次大洗牌了!
“朕明白了,三位师傅回去吧。”
刘一燝和韩爌却不甘心,又上前一步:
“陛下,熊廷弼之事宜早不宜迟,否则沈阳难保!”
朱由校脸色难看地回应:
“朕已经知道了,回去吧。”
见皇帝动怒,两人只能作罢,退下离开。
朱由校平静地开口:
“召英国公进宫。”
……
辽东
沈阳
经略府内,众将云集,上的熊廷弼正在沉思,而底下众将却谈笑风生。
熊廷弼的日子并不好过。
自从上次努尔哈赤大举进攻,他亲自带兵赶来沈阳救援后,就一直驻守于此。
皇上拨下的两百万两内帑银,真正到他手里的还不到十万两。
辽东十几万军队,这点银子连每人一两都分不到。
辽东的军饷,从万历年间就开始拖欠了。
他不仅要防备努尔哈赤的进攻,还要提防朝中大臣背后使绊子,更得稳住军队的情绪与士气,压力之大,外人难以想象。
“台台,粮饷的事可有音讯?”
沈阳总兵贺世贤拱手问道。
关于粮饷的奏报,熊廷弼早在上月初十就已递往京城,如今快一个月过去,依旧没有回音。
但他不能说实话,只能答道:
“奏疏可能还在内阁耽搁着,毕竟上次刚拨过银子。
不过元辅已来信说,会为我们尽力争取。”
“我看啊,这笔银子八成没戏了,朝廷根本拿不出钱!”
一名游击将军愤愤说道。
其他将领心中有数,只是不愿说破。
熊廷弼盯着那名将军看了许久,对方被看得心里虚,缩了缩脖子,躲到了人群后面。
“诸位放心,陛下不会不管辽东。
请大家再稍等几日。”
熊廷弼起身说道。
辽阳
辽东巡抚府中,袁应泰正与几名东林党人密谈。
“这次务必要让熊廷弼离开辽东。
朝中多数大臣都支持袁巡抚,只等两位阁臣的回信了。”
一名参议说道。
“那位熊廷弼胆小如鼠,只知挥霍朝廷银两,若换成袁巡抚坐镇辽东,努尔哈赤怕是早被赶回建州老巢去了!”
一位官员紧接着开口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