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校慷慨发放酬劳,远超市价,众劳工感恩戴德,搬完后纷纷在晋王宫前三拜九叩,方才陆续离开。
抄家所得的财物大大出乎朱由校的意料。
他原本以为能抄出一二百万两银子就算极限了,没想到最终清点下来,竟达三百多万两,其中包括现银、粮食,还有大量的古玩字画。
这其中,大半资产都来自镇守太监曹吉祥。
这位身兼收税与镇守双重职权的老太监,本身就在官场中盘踞多年,积累这样的财富并不奇怪。更何况,他早年还曾担任过大同的监军太监。
从涉案官员家中查抄出的田产和商铺数量也非常可观,单是土地就有十几万亩之多,可见他们确实富得流油。
这些土地并不全是官员私产,其中不少是地方地主为逃避赋税而挂在其名下的。因为大明朝现行政策规定,官绅不需缴纳赋税。
京师。
皇城内的总理衙门中,四位由皇帝亲自任命的留守总理大臣——王象乾、徐光启、程国祥、宋应星正感到忧心忡忡。
皇帝这一次的行动出人意料,并未按照原先计划进行,而是突然采取了行动。
等到他们按原定日子前往皇宫请求面见时,才发现情况有变,一时之间惊惶不已。
幸好英国公张维贤及时告知,皇帝已率领五千护卫军南下,一切顺利,众人这才稍感安心。
但张维贤并未透露更多细节。
即使他们身为朝中重臣,也无从得知皇帝的具体去向。
天下之间,唯有英国公一人清楚皇帝的全盘计划、行军目标以及军队的具体路线和目的地。
这些机密他从不外泄。前次北征的情形仍记忆犹新,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张维贤也有自知之明,深知皇帝对自己的信任无可动摇。但朝中难保没有小人暗中算计,因此他事事小心,力求避嫌。
既然皇帝已将全部军权交付于他,那他就不再插手政事,甚至连日常的政议会议也很少出席,除非涉及边防或军备事务,否则他绝少踏入总理衙门一步。
虽然五人并列为留守总理大臣,但王象乾等人常有三五日见不到张维贤的时候,他们对此也已习以为常。文臣群体始终对武官抱有成见,并未真正将武官视为同等地位。
更确切地说,他们时刻提防着武官势力的抬头,担心其会威胁到自己手中的权力。
即便他们如今都是皇帝倚重的大臣,手握实权,这种心态也未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