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听筒里,那三个字——“我是陈敬德”
,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顺着电线瞬间抽干了办公室里所有的声音和温度。
李卫东脸上的狂喜,像是被零度的冰水当头浇下,瞬间凝固,然后寸寸龟裂,化为一片煞白的惊恐。
陈敬德!
市委大管家,市委秘书长!
那个只存在于滨海市新闻联播和红头文件里的名字,那个跺一跺脚,就能让无数干部彻夜难眠的实权人物!
他竟然亲自打电话过来了!
李卫东的腿肚子开始软,他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仿佛那部小小的电话机是什么会择人而噬的洪荒猛兽。
完了!
天捅破了!
然而,身处风暴中心的林渊,握着听筒的手,稳如磐石。
“陈秘书长,您好。”
他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既没有受宠若惊的谄媚,也没有大祸临头的惶恐,就像是在同一个平平无奇的午后,接到了一个平平无奇的问候电话。
这份镇定,让电话那头的陈敬德,似乎也沉默了片刻。
他预想过林渊可能会有的各种反应——惊慌、辩解、甚至是故作强硬,唯独没有想到会是这种古井无波的平静。
“林渊同志,年轻有为,工作有冲劲,这是好事。”
陈敬德的声音重新响起,语不快,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从容和威严,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了精心的打磨,“但是,冲劲太足,有时候就容易忽略大局。
滨海市现在的展,稳定是第一位的。
任何破坏稳定团结局面的行为,都是对市委工作的不负责任。”
好大一顶帽子!
李卫东在旁边听得心惊肉跳。
这已经不是在批评了,这简直是在定性!
林渊的嘴角,逸出一丝微不可察的冷笑。
“秘书长教训的是。
我也认为稳定是第一位的。”
林渊不卑不亢地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就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孤儿院那块地,原本是教育用地,现在却要盖商业楼盘,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电视台的报道,是媒体在履行舆论监督的正常职责,也是在帮助我们党和政府,提前排除隐患,巩固这个基石。
我相信,市委的领导们,一定乐于见到这种局面的。”
他巧妙地将陈敬德抛来的“破坏稳定”
的帽子,又原封不动地抛了回去,甚至还站在了“为市委分忧”
的道德高地上。
电话那头,再次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李卫东紧张地吞了口唾沫,他能想象得到,此刻的陈敬德,脸色一定很难看。
敢这么跟市委秘书长说话的,整个滨海市,恐怕都找不出第二个!
“林渊同志,你的理论水平很高嘛。”
陈敬德的声音里,听不出喜怒,但那份威压却更重了,“但有时候,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
孤儿院地块的项目,是经过市里相关部门研究和批准的,有它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考量。
你一个刚到档案局不久的年轻同志,对很多事情的前因后果,可能了解得还不够全面。
冒然地、片面地将一些信息捅给媒体,制造舆论对立,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而是激化矛盾的做法。”
“你还年轻,政治上,还需要多学习,多成熟。
不要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当枪使,也不要把个人的情绪,凌驾于组织原则之上。”
这番话,软中带硬,既是指责,也是警告,更是赤裸裸的威胁。
“别有用心的人”
、“个人情绪”
、“凌驾于组织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