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后,于佳佳没有像其他观众一样,涌向后台去追星合影。
她拨通了于乾的电话,约他私下见面。
在一个安静的茶馆里,于佳佳和于乾面对面坐着。
她没有谈合作,没有提任何商业上的事情,只是从包里拿出一个录音笔,放在了桌子上。
“于老师,您先听听这个。”于佳佳平静地说道。
录音笔里,传来了赵小满的声音:“这墙震得牙酸……”
紧接着,录音戛然而止,切换到了另一个场景。
那是于乾某次在德云社后台排练时,无意中嘀咕的一句话:“这段贯口,还是有点咬舌头……”
于佳佳关掉录音笔,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于乾。
“于老师,您觉得这两种‘不舒服’,是不是一回事?”她问道。
于乾沉默良久,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端起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茶。
茶水入口,苦涩中带着一丝甘甜,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他放下茶杯,抬起头,看着于佳佳,
“于总,您到底想说什么?”他问道。
于佳佳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于老师,您觉得,相声这门传统艺术,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传承。”于乾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那么,如何传承呢?”于佳佳继续追问道。
“口传心授,耳濡目染。”于乾说道。
“可是,现在这个时代,年轻人很少愿意沉下心来,学习这些传统的东西。他们更喜欢短视频、直播、游戏……我们该怎么办?”于佳佳问道。
于乾再次沉默了。
他知道于佳佳说的是实话。
现在这个时代,节奏太快了,人们都太浮躁了。
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学习那些需要长期积累的传统技艺。
相声这门艺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叹了口气,缓缓地说道:“也许,我们应该尝试一些新的方法。”
于佳佳笑了。
她站起身,从包里拿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放在了于乾的面前。
“于老师,这是什么?”于乾疑惑地问道。
“这是我从无形遗产咨询所里找到的,一本老艺人的师训笔记。”于佳佳说道,“里面记载了一些关于传统技艺传承的经验。”
于乾拿起笔记本,翻开一页,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字:
“活儿熟了听气口,人熟了听语气。”
他反复咀嚼着这句话,突然明白了于佳佳的用意。
“你是想说,无论是‘听地’,还是说相声,都离不开对‘感觉’的把握?”他问道。
于佳佳点了点头。
“没错。我想,我们可以尝试着,把这种‘感觉’,用一种更科学、更系统的方式,传承下去。”她说道。
于乾合上笔记本,抬起头,看着于佳佳,
“于总,您有什么计划?”他问道。
“我有一个想法,我想做一个‘感知迁移实验’。”于佳佳说道。
几天后,一个略显怪异的组合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地铁巡检员赵小满,竟然拜师德云社的于乾,学习起了快板书!
而与此同时,相声演员于乾,也开始跟着赵小满,下到了幽深的地下管廊,学习起了“听地”的技巧。
在于乾的指导下,赵小满尝试把“听地”的节奏感,用于练习快板书。
他发现,通过控制快板的节奏,他可以更好地把握声音的强弱变化,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管道的共振周期。
反过来,于乾也试着用相声里的“气口控制法”,来调节巡检时的呼吸频率,以提升听觉敏感度。
他发现,通过调整呼吸,他可以更清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