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陈秀兰也没闲着。
她动了社区里的环卫工大爷大妈们,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特别留意地面的触感变化,哪里有异常震动,立刻上报。
“大爷大妈们,这可不是让你们免费加班啊!
这是为了咱们城市的未来!
为了咱们的子孙后代!”
陈秀兰站在社区广场上,慷慨激昂地演讲着。
数据汇总到了姚小波手里,这小子不愧是秦峰的堂弟,脑子就是灵光。
他对着一堆堆的数据报表,两眼放光,像是现了新大陆。
“我靠,这太神奇了!”
姚小波激动地跳了起来,“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城市电网负荷波动到特定频率——523赫兹的时候,老旧管网区域就会出现同步震颤!
而且这个数值,刚好和赵工生前常哼的号子的基础节拍吻合!”
“不是鬼魂回来,”
姚小波推了推眼镜,一脸严肃,“是地还记得他们的节奏!”
消息传到周卫国耳朵里,老头子嗤之以鼻。
“瞎扯淡!
什么节奏不节奏的,都是些年轻人没事儿瞎鼓捣!”
周卫国嘴上不饶人,心里却有点犯嘀咕。
儿子大婚当天,周卫国路过那处废弃的锅炉房,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
“这破地方,有啥好看的?”
他一边嘟囔着,一边四处张望。
突然,一阵熟悉的号子声从废墟中传来,周卫国浑身一震,如同触电一般。
“这…这不是老赵的调子吗?”
他循着声音走去,现几个年轻的维保工正围在一堆,用手机外放着赵工的磁带录音,边听边检查新装的阀门。
“你们懂个啥?”
周卫国顿时火冒三丈,冲上去就要夺他们的手机,“这调子是用来测管壁厚度的!
不是让你们瞎听着玩的!”
可话还没说完,他自己却蹲下身,捡起一块碎砖,轻轻敲击着管道,跟着哼了起来——三声短、两声长,正是三十年前抢修队的通用检测律。
“卫国叔,你也懂这个?”
一个年轻的维保工好奇地问道。
周卫国老脸一红,嘴硬道:“谁…谁懂了?我就是随便哼哼!”
市电视台,林穗正在加班加点地剪辑纪录片加更版《地底有声》。
“必须把这段加进去!
太有冲击力了!”
林穗兴奋地对助手说。
加更版《地底有声》上传当晚,点击量瞬间破百万,引了全网热议。
更关键的是,有网友比对现,某段音频中的咳嗽声间隔,竟然与1986年一场未备案的夜间抢修日志时间完全一致!
“卧槽!
这简直是神还原!”
网友们纷纷惊呼。
于佳佳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联合王建国,向规委提交了《关于建立“城市感知基线数据库”
的建议》。
“我们不是要复古,”
于佳佳在汇报会上慷慨陈词,“我们是要让过去的耳朵,帮现在的机器听得更清!”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规委最终批准了这项建议。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城市感知基线数据库”
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支持,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不断,项目进展缓慢。
“照这个度,猴年马月才能建成啊?”
于佳佳有些着急了。
这天晚上,于佳佳接到了李素芬的电话。
“于佳佳,来档案馆一趟,有新现。”
李素芬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严肃。
于佳佳挂断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