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了?吴小雨,是个年轻的工程师,资历是不是浅了点?至于这位赵工……八十多岁了吧?他能行吗?”
于佳佳轻笑一声,语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他们听得见课本外的声音。”
开学第一天,市一中的操场上彩旗招展,锣鼓喧天,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同学们,今天我们市一中迎来了全新的‘城市感知课’,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
校长在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讲着,台下的学生们却显得有些兴致索然。
终于,在学生们昏昏欲睡之际,一个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老人走上了讲台。
“噗嗤……”
台下立刻爆出了一阵哄笑声,一些调皮的学生甚至开始模仿老人的动作。
赵工仿佛没有听到那些嘲笑声,他只是默默地走到讲台中央,将手中的拐杖轻轻地放在地上。
接着,他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布包,一层又一层地打开,露出了里面一把金黄色的沙子。
他缓缓地将沙子撒在桌面上那块崭新的视听板上。
然后,他抬起手,用手指轻轻地敲击了三下——
“咚、咚、咚……”
沙粒在视听板上跳动着,荡漾起一圈圈细微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整个教室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把沙子上。
赵工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像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用一种无声的方式,向这些年轻的学生们传递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力量。
林小满带着她的学生们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捕捉着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声音。
“同学们,仔细听,教学楼的喧嚣,操场的呐喊,还有……”
林小满指着教学楼后的一面墙壁,“还有墙壁的声音。”
一个戴着眼镜的少年走到墙边,将耳朵贴在墙上,仔细地聆听着。
“林老师,我听到了!”
他兴奋地转过身,“我听到墙在哭!”
“哭?”
林小满有些惊讶,走过去,将耳朵贴在墙上。
仔细聆听后,她现墙壁的裂缝中,正出一种微弱而悠长的声音,像是一个受伤的灵魂在低声啜泣。
经过仔细的分析,林小满现,风穿过裂缝的频率,竟然恰好构成了一个c小调的和弦。
“太神奇了!”
她激动地对那个少年说,“这简直就是一天然的乐曲!
你能不能用这个声音为灵感,创作一曲子?”
几周后,在市一中的艺术节上,一名为《墙语》的曲子横空出世。
舞台上,少年用各种乐器演奏着他创作的旋律,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婉转,仿佛在诉说着墙壁的故事。
更令人惊奇的是,他还在乐曲中加入了一个特殊的装置——一个连接着墙壁的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