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的。
当一个名字太响的时候,它就听不见别的声音了。
我们要让观众关注的是我们的表演,而不是我们的品牌。”
会议结束后,秦峰给于佳佳了一条消息:“麦窝社区的用户开始用‘敲三下’作为暗号登录了。”
于佳佳回复道:“挺好,说明他们忘了是谁起的。”
同一时刻,省非遗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周晓芸正主持着《省级非遗评审通则》的修订工作。
“周秘书,我建议在咱们的评审通则中增设一个‘数字时代无形遗产’的类别,把那些在互联网上流行的文化现象也纳入进来。”
一个委员提议道。
周晓芸没有直接反对,只是淡淡地说道:“这个建议很好,我们可以认真考虑。
但是,在评审标准方面,我们要更加严格,不能让一些哗众取宠的东西混进来。”
经过一番讨论,评审委员会最终通过了修订后的《省级非遗评审通则》。
在评审标准中,增加了一条规定:“凡需主动传播方可存续者,不列入活态传承。”
文件通过的当晚,周晓芸独自一人走到江边。
江风习习,吹拂着她的头。
远处,传来工地打桩的声音,一下一下,很有节奏感。
周晓芸静静地站在江边,倾听着江风与打桩声的共鸣。
她敏锐地现,这些声音恰好落入“甲五”
调式的尾音,带着一种悠远而深沉的意境。
她没有录音,也没有记笔记,只是静静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转身回家。
第二天,老吴出院了。
吴小雨早早地等在医院门口,看到老吴拄着拐杖走出来,她立刻跑了过去,扶住了他。
“爷爷,你终于出院了!”
吴小雨高兴地说道。
老吴摸了摸吴小雨的头,笑着说:“是啊,终于可以回家了。”
爷孙俩慢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经过新铺的步行道时,吴小雨突然停下了脚步,指着地面说道:“爷爷,你看,这地砖……”
“爷爷,你看,这地砖…不对劲!”
吴小雨指着脚下新铺的步行道,撅起了小嘴。
老吴眯着眼,顺着孙女的目光看去,只见锃亮的地砖中间,一枚嵌着铜片的井盖显得格格不入。
“咋了?新玩意儿,不习惯?”
吴小雨不依不饶,故意抬脚踩了踩那枚井盖——“噗”
,闷闷的一声,完全没了之前清脆的声响。
“没内味儿了!
以前‘当当’的,多带劲!”
她皱着眉头,就要弯腰去抠那铜片,老吴却一把拉住她。
“哎,急啥?让它歇会儿,也怪累的。”
老爷子笑呵呵的,仿佛看穿了一切。
两人缓缓走过,留下那枚沉默的井盖,仿佛一个被时代抛弃的老物件。
第二天清晨,镇上那群放牛娃又来了。
领头的娃子,正是吴小雨的小伙伴。
他们熟门熟路地跑到那枚井盖前,你一脚我一脚地踩了起来。
“咚,咚,咚…”
依旧是沉闷的声音,孩子们有些失望。
“没意思,一点都不脆!”
就在大家准备散伙的时候,忽然,“咔嗒”
一声,一枚铜片微微松动,出了细微的声响。
“咦?好像有点感觉了!”
孩子们来了兴致,更加卖力地踩了起来。
“咔嗒,咔嗒,咔嗒…”
节奏,正在慢慢重现!
孩子们欢呼雀跃,仿佛现了新大陆。
没人注意到,在不远处的巷口,老吴正坐在自家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