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雨夜独自登亭,本就透着一股邪性,现在看来,这口破锅果然有问题!
他清晰地感觉到,脚下的老树根正疯狂地传递着某种震动,那频率竟然与天空中劈下的闪电同步!
这尼玛,简直是自然界的“电音之王”
在现场打碟!
对了,秦峰!
他猛然想起秦峰临走前留下的那台老式录音机,说是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
他跌跌撞撞地摸索出那台机器,无电,无带,简直是“三无产品”
。
但现在也顾不上那么多了,他颤抖着将话筒对准铜锅的中心——赌一把!
就在这时,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生了,那台“报废”
的录音机竟然自动启动了!
雨声、雷鸣、树颤、锅鸣,各种声音疯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旋律。
那调式既不是传统的秦腔,也不是现代的流行节拍,却带着一种原始的、野性的力量,直击灵魂深处。
远在甘肃民乐县静音亭管理员的屋中,陈伯猛然从床上坐起,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狂热,他脱口而出:“这是……咱们没听过,但早该有的!”
老吴颤抖着按下停止键,将那盘珍贵的磁带取出,脸上露出决绝的神色。
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将磁带投入那已经裂开的铜锅之中——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火未起,雨却骤停!
风铃轻响,仿佛天地都在屏息,等待着接下来的生……
老吴缓缓抬起头,望向那口已经裂开的铜锅。
老吴的指尖在铜锅斑驳的内壁上摩挲,粗糙的触感如同抚摸着老朋友饱经风霜的脸庞。
他能感受到那细微的凹凸,如同盲文般诉说着岁月的秘密。
只是这一次,秘密变了味道。
他眯起眼睛,凑近了细看。
那些原本需要风铃摇曳、树根震颤才能显现的声纹,如今竟像是活过来一般,不再依赖外力,而是随着气温的微妙变化,自行胀缩着,出几不可闻的低吟。
这口破锅,成精了!
老吴倒吸一口凉气,感觉自己多年来的认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这哪里是什么声音装置,简直就是一个自带bg的“薛定谔的猫”
,在无人听见的地方,兀自演奏着属于自己的乐章。
他狠狠地挠了挠头,觉得自己可能需要二两老白干来压压惊。
“不对,这事儿不对!”
他嘟囔着,
既然这口锅已经不再需要“外挂”
,那他这个“外挂工程师”
是不是也该升级换代了?
说干就干!
老吴撸起袖子,抄起工具锤,开始了他的“拆迁”
大业。
他先是小心翼翼地卸下了连接风铃的细绳,又把埋在地下的老树根刨了出来。
最后,他盯上了那根连接铜锅与老树主干的“节奏标尺”
——那根他视若珍宝的铁丝。
这可是他当年走南闯北,好不容易淘来的好钢,韧性十足,传导性极佳。
如今,也到了“废物利用”
的时候了。
老吴找来一块废弃的铁皮,搭了个简易的熔炉,然后把铁丝扔了进去。
火光熊熊,映照着他坚毅的面庞。
随着温度的升高,铁丝渐渐融化,变成了一摊赤红的铁水。
老吴小心翼翼地将铁水倒入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模具里——那是一枚粗糙的铜钉。
待铜钉冷却,老吴拿起它,走向那棵老树。
他深吸一口气,举起锤子,狠狠地将铜钉钉入了老树的主干。
“砰!”
一声闷响,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