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联网。”
这笔迹,他认得!
是那个沉默寡言,手艺却骚到爆的老吴!
他颤抖着双手,从抽屉深处摸出秦峰当年留下来的那台老掉牙的录音机。
这玩意儿当年可是麦窝社区的镇宅之宝,见证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插上磁带,按下播放键……奇了怪了,录音机竟然在没插电源的情况下,自己嗡嗡地转了起来!
这诡异的启动方式,简直比见了鬼还恐怖。
磁带里传出的不是什么靡靡之音,而是一段低沉、压抑的敲击声:三短一长,停顿,再三短一长……
姚小波的脑海中瞬间闪回当年的画面:秦峰用钥匙一下一下敲击着桌面,定下了麦窝社区的启动信号!
这声音,他这辈子都忘不了!
他猛地关掉录音机,烧了一壶开水。
水壶出刺耳的啸叫,蒸汽氤氲。
他对着蒸汽,喃喃自语:“你们现在才是火种……”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号码,电话接通,他对着听筒,只说了一句话:“帮我查一下……甘肃,静音亭。”
以下是将原文中的英文表达“cdr”
补充完整为中文“可记录光盘”
,并翻译了一些英文表达后的内容:
“暂缓申报?驳回!”
省厅的红头文件像一块冰冷的板砖,狠狠拍在赵卫国的脑门上。
他觉得眼前一阵阵黑,不是因为熬夜整理材料,而是被这官僚主义的铁拳给砸懵了。
周晓芸,那个永远一丝不苟的省非遗评审委员会秘书,踩着高跟鞋,“哒哒哒”
地走进赵卫国的办公室,脸上写满了“公事公办,绝不徇情”
。
“赵馆长,上面很重视这件事。”
周晓芸的声音像寒冬腊月的冰碴子,刮得人脸疼,“三个月,这是最后期限。
完不成‘代表性传承人认定’,静音亭的保护点资格,撤销!”
赵卫国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进肉里。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撤销一个资格,更是要抹杀掉那些默默守护着静音亭的人的心血。
“没有名字的遗产,不叫遗产。”
周晓芸的眼神像扫描仪一样,在他脸上扫来扫去,仿佛要看穿他的灵魂,“赵馆长,你要明白,非遗也是要讲究效益的。
谁来传承?怎么传承?这些都要落到实处,要有名有姓,要有数据支撑!”
“卢中强老师那边我已经联系过了,他愿意挂名传承人。”
周晓芸的语气带着一丝施舍,“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你也别再固执了,为了工作,适当妥协是应该的。”
赵卫国猛地抬起头,眼神里燃烧着怒火:“他没敲过一下铁架!
他连静音亭在哪儿都不知道!
这种挂名,是对传统手艺的亵渎!”
周晓芸冷笑一声,起身离开。
走到门口,她停下脚步,丢下一句话:“既然你们不用制度,那就别用电。”
第二天,静音亭的人脸识别打卡机被拆除了。
“这帮孙子!”
林小满气得直跳脚,恨不得冲到省厅跟他们干一架。
她看着没了电的静音亭,心里像堵了一块石头。
“不能这么算了!”
她连夜跑到老吴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他。
老吴听完,抽着旱烟,沉默了很久,才缓缓说道:“电没了,还有别的办法。”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自力更生,为静音亭搭建一套临时的供电系统。
林小满跑遍了县城的旧货市场,淘来了一块蓄电池和几块旧的太阳能板。
老吴则挥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