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看看。”
接下来的几天,秦峰一家像往常一样走亲访友,送礼吃饭。
直到初五,他才抽出时间登录社区后台。
屏幕上,一篇题为《80后作家。
商业包装下的文化泡沫》的文章被顶在页,作者是着名文学评论家白烨。
评论区已经炸开了锅,最热门的回复来自韩寒本人。
“文坛算个屁,谁也别装逼。”
短短八个字,点赞数已经突破十万。
秦峰往下翻了翻,现这场争论已经演变成两派大战。
一边是传统文学界的支持者,一边是韩寒的粉丝和80后作家群体。
他拨通了吴军的电话。
“现在什么情况?”
。
“疯了,完全疯了!”
吴军的声音透着兴奋。
“访问量暴涨三倍,服务器差点撑不住。
韩寒那篇回复出来十分钟,就有五万转!”
秦峰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城市夜景。
“其他媒体呢?”
“全都跟进报道了!咱们社区现在成了主战场,新浪、搜狐都在引用我们的内容。”
“保持中立。”
秦峰冷静地说。
“不要站队,不要删帖,除非有人身攻击。”
“可是…”
吴军犹豫道。
“白烨那边托人带话,希望我们控制一下韩寒粉丝的言论。”
秦峰轻笑一声。
“告诉他,这是自由讨论的平台。
文学界的争论和电影、音乐一样,都是主流与非主流的矛盾,天生的。”
挂断电话,秦峰打开电脑,仔细阅读了白烨的原文和韩寒的回复。
他不得不承认,韩寒的犀利文笔和几百万粉丝的影响力,确实让这场争论变得格外引人注目。
第三天,秦峰约了吴军在公司见面。
春节假期还没结束,办公楼里空荡荡的,只有技术部门有几个值班的员工。
“数据我看了。”
秦峰递给吴军一杯咖啡。
“这场争论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流量,但也可能引火烧身。”
吴军说道。
“你的意思是?”
“两件事。”
秦峰竖起手指。
“第一,加快麦麦的开进度,趁着这波热度推出新功能;第二,准备一份声明,强调平台中立性。”
吴军点头。
“明白。
不过…”
他犹豫了一下。
“韩寒的账号是全站第二大v,仅次于徐静蕾。
如果我们不表态,会不会…”
“会不会得罪他?”
秦峰笑了笑。
“放心,韩寒不是那种人。
他更欣赏坚持原则的平台。”
正说着,秦峰的手机响了。
是郑南岭打来的。
“秦总,新年好啊!”
郑南岭爽朗的声音传来。
“听说你们社区最近很热闹啊!”
“郑总新年好。”
秦峰客气地回应。
“都是用户自讨论,我们只是提供平台。”
“哈哈,谦虚了!”
郑南岭笑道。
“对了,上次小波跟你提过的事,考虑得怎么样?我们公司想投资你们的社交产品。”
秦峰看了吴军一眼。
“这事咱们年后详谈吧,现在还在假期呢。”
挂断电话,吴军好奇地问。
“郑南岭?他看上我们什么了?”
“流量,用户,未来。”
秦峰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