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看出来了。”
老太太嗤笑一声,往锅里倒了勺油。
“但人家愿意演这出戏,就说明在乎你。
你爷爷那脾气,多少小伙子被吓得话都说不利索?”
油锅”
滋啦”
一声响,葱姜蒜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茵茵眼眶有些热,赶紧低头继续摘菜。
“再说了。”
老太太把鱼滑入锅中,动作娴熟得像在表演。
“长得精神,懂礼貌,还会来事儿。
你爸当年第一次来家里,紧张得把你爷爷珍藏的茅台当水喝了半瓶!”
茵茵”
噗嗤”
笑出声。
“真的假的?爸从来没说过!”
“那会儿你爷爷脸都绿了。”
老太太翻炒着鱼,眼中闪着狡黠的光。
“不过后来现这傻小子酒量惊人,反倒看对眼了。”
客厅里又传来一阵大笑,茵茵好奇地问。
“他们现在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管他呢。”
老太太往锅里淋了勺料酒。
“你爷爷开心就好。
去,把那个青椒给我递过来。”
茵茵递过青椒,看着奶奶行云流水般的动作,突然想起什么。
“对了奶奶,秦峰说他也经常做饭,特别擅长红烧鱼。”
“哦?”
奶奶挑眉。
“那待会儿让他点评点评我的手艺。”
半小时后,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摆上-了桌。
红烧鱼色泽红亮,青椒土豆丝根根分明,芹菜炒香干绿白相间,还有一盆奶白色的鲫鱼豆腐汤,上面飘着翠绿的葱花。
“来来来,趁热吃。”
奶奶热情地招呼着,特意把那盘红烧鱼转到秦峰面前。
“小秦啊,尝尝奶奶的手艺。”
秦峰恭敬地夹了一块鱼腹肉,细细品尝后眼睛一亮。
“火候绝了!外酥里嫩,酱香浓郁却不掩鱼的本味。
奶奶,您这糖色炒得真到位。”
奶奶惊讶地看了他一眼。
“你还懂炒糖色?”
“略懂一二。”
秦峰谦虚地说。
“我做红烧鱼喜欢先用冰糖炒糖色,等变成琥珀色再下鱼,这样颜色漂亮还不苦。”
“冰糖?”
奶奶来了兴趣。
“我们那会儿都用白糖。”
“其实红糖效果更好。”
秦峰不知不觉进入了专业状态。
“不过得掌握好火候,不然容易苦。”
老爷子轻咳一声,明显对话题被带偏表示不满。
秦峰立刻会意,话锋一转。
“不过比起奶奶的手艺,我还差得远。
这鱼肉质紧实,是现杀的吧?”
“那当然。”
老爷子终于找到插话机会。
“早上我亲自去市场挑的,活蹦乱跳的鲤鱼。”
“难怪。”
秦峰又夹了一块。
“这鲜甜味,养殖的根本比不了。
爷爷您眼光真毒。”
老爷子得意地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子。
“那可不?我钓鱼多少年了,什么鱼新鲜一眼就看得出来。”
老太太不停地给秦峰夹菜,而老爷子则开始讲述他年轻时在山东荣成海边钓鱼的”
辉煌战绩”
。
“那时候啊,一网下去,满网的黄花鱼。”
老爷子比划着。
“现在?哼,污染严重,鱼都少了。”
秦峰适时接话。
“所以现在提倡可持续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