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翰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
最终,他缓缓说道:“秦峰先生,您的观点我深表尊重。
我会将您的条件如实汇报给我国政府高层,并尽力争取。
同时,我也希望秦氏集团能够保持开放的态度,继续探索双方合作的可能性。”
“当然。”
秦峰微笑着回应,“只要你们把所有的科技技术无偿提供给我们华夏,或者是秦氏集团,我们秦氏集团就欢迎你们,也欢迎所有真诚的合作伙伴。
我们期待在未来能够与‘未来世界’携手共进,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科技未来。”
约翰内心十分的震怒。
但是表面上,他却又不得不低头。
没办法,秦氏集团现在拥有的电脑、手机技术,是全世界最优秀的。
约翰一行人在秦峰的陪同下离开了会议室,但他们心中都明白,这场跨越重洋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在风暴的中心,华夏的土地上,一项颠覆性的创新正悄然改变着世界的科技版图。
手表式智能电话的消息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浪潮,迅在全球科技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各国媒体纷纷报道这一突破,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秦氏集团创新能力的赞赏和对未来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深刻思考。
《纽约时报》的头条写道:“秦氏集团再次引领科技潮流,手表式智能电话或成未来通信新宠。”
文章详细描述了这一创新产品的功能和潜在市场,同时指出这将引全球科技巨头之间的新竞争。
《泰晤士报》则从另一个角度报道:“秦氏创新,英国能否跟上步伐?”
文章中提到了英国科技企业面临的挑战,以及政府对于促进本土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
而在华夏,《人民日报》的报道则更加深入:“秦氏集团的手表式智能电话,国之骄傲还是全球竞争的新?”
文章不仅赞扬了秦氏集团的成就,还探讨了这一技术可能带来的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的新局面。
随着报道的深入,国内外多家科技巨头开始意识到手表式智能电话的巨大潜力。
他们纷纷加大研投入,试图在这场科技竞赛中抢占市场先机。
秦峰,作为秦氏集团的掌舵人,面临的竞争压力骤然增大。
也就是在这时。
约翰,那位曾经提出合作的国际科技巨头,再次给秦峰打来了电话。
他的声音透过听筒,带着一丝急切:“秦峰,我们必须谈谈。
你也看到了,现在全球那些有能力的科技巨头集团,都在加大研的力度,想要抢占市场先机,我们希望您能够共享这项技术,让智能手表尽快上市,抢占先机。”
秦峰坐在办公室的老板椅上,目光坚定而冷静:“约翰,你知道我们的立场。
这项技术是秦氏集团多年研的成果,我们目前没有共享的计划。”
开玩笑,如果智能手表能够这么快的研出来,这东西也不可能在15年之后才正式普及。
要知道,现在可是04年,距离这玩意普及,起码还有10年的时间。
哪怕他的出现改变了部分世界科技,秦氏集团也依然能够在科技领域,领先他们十几年的时间。
电话那头的约翰似乎并不意外,他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秦峰,你这是在闭门造车。
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或公司能够独自前行。
合作才能共赢,这是趋势。”
秦峰微微一笑,回应道:“约翰,你所谓的趋势,本就是由创新者创造的。
我们秦氏集团愿意与其他公司合作,但那必须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现在,我们更倾向于保持技术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