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找到了!录音时间是三天前的下午三点左右,哼唱者是一名入职不足三个月的年轻质检员,叫李想。”
“李想?”有人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似乎在努力回忆着什么。
姚小波继续说道:“我还查到,李想的父亲曾是赵工班组的成员,九十年代的时候,在一次抢修事故中致残。”
话音刚落,会场里响起一片窃窃私语。
这瓜,越吃越大了!
姚小波没有理会那些议论,而是悄悄地将这段音频导入了自己正在开发的“城市感知区块链”系统。
“就你了,传承节点001。”姚小波心里默念着,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
他将这段音频标记为“传承节点001”,并添加了相关的信息:录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景等等。
当晚,系统自动生成了一条新的规则:“当连续三名不同工人在同一位置哼唱相同节奏,触发预警优先级提升。”
姚小波看着这条新规则,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才是真正的技术改变世界!
与此同时,于佳佳正坐在办公室里,眉头紧锁地看着一份份《过往记录响应报告》。
《城市基础设施人文责任条例》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
“形式主义害死人啊!”于佳佳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些施工方提交的报告,表面上看起来很认真,罗列了一大堆历史投诉条目,但是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整改动作。
他们只是把这些报告当成了一种形式,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不行,我得想个办法。”于佳佳心想。
她决定选取三个典型项目进行“穿透式核查”,就是要深入到施工现场,亲自查看情况,找出问题的根源。
首站,她选择了赵工生前最后值守的北环线锅炉房旧址改建工程。
“这里是开始的地方,也应该在这里找到答案。”于佳佳心里默念着。
为了这次核查,她特意邀请了赵小满以“民间监督员”的身份参与。
“小满,这次要辛苦你了。”于佳佳看着赵小满,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赵小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握紧了手中的听音锤。
临行前,于佳佳特意带上了那只空陶罐。
“于姐,咱们带这玩意儿干嘛?”姚小波有些不解地问道。
于佳佳微微一笑,说道:“不是为了找回声音,是要看他们敢不敢面对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