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意识仿佛穿越了无尽时光,逆流而上,看到了这古老歌谣最初的诞生场景——并非在西北边陲,而是在一片更加古老、苍茫的大地上,一群先民围着篝火,由一位身上散着蛮荒气息的巫祭,用最古朴的语言吟唱着关于世界起源与救世的史诗。
他看到歌谣中“天柱”
的形象,正是不周山!
而那“圣皇”
,并非特指某一位帝王,更像是一个符号,代表了远古时期为修补天地、开辟道路而牺牲的诸多大能力者。
画面流转,他看到歌谣在流传过程中,被不同的部落、朝代修改、增删,加入了各自的神话人物和地域色彩,其核心关于“天柱折”
、“补天”
、“化路”
、“登天”
的信息被逐渐模糊,甚至被一些统治者刻意篡改,用以神化自身统治。
技能效果消退,呼凡脑海中关于《踏天歌》的理解已然不同。
他明白了,这歌谣的核心,记录的是一场远古的天地巨变(很可能就是导致不周山折断,天地规则改变的事件),以及先贤们为挽救世界、寻找出路(登天路)的努力。
所谓“圣皇化路”
,很可能是指某位大能者,在力竭之后,以自身残余的力量和感悟,在不周山残骸(世界之脊)上,强行开辟或者稳定了一条通往更高层次世界的路径——登天路!
而“踏仙门”
,则是这条路径的终点,一个考验,一个关口。
“所以,登天路,很可能是一位远古大能牺牲自我,为后辈留下的一线生机。
它并非自然生成,而是人为开辟的通道,因此需要特定的条件才能开启和通过……”
呼凡若有所思。
他想到了自己融合的“世界之心(碎片)”
,那本就是此界本源力量的凝聚;想到了自己《混沌不灭体》的传承,那是直指力量本源的至高法门;想到了自己古武共主的身份和汇聚的气运……这些,是否就是得到这条“人造”
天路认可的关键?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玉简中其他高关联度线索。
一条是刻录在某块残破龟甲上的箴言,出自北极冰原深处那个万年玄冰洞:“天路非路,心路也。
仙门非门,道关也。
力不足以破虚,心不足以明道,纵见天门,亦如盲人视物,不得其门而入。”
这条线索强调了“心”
与“道”
的重要性,暗示登天路并非单纯的物理路径,更是一场对心性与大道的考验。
另一条是拓印自南疆无尽林海某处原始祭祀岩壁的图案,描绘着一个模糊的巨猿形象,肩扛山岳,脚踏祥云,正向着一扇散着光芒的门户走去。
图案旁边有古老的祭祀符文,经过联盟内精通古文字的学者初步破译,大意是:“力之极,可擎天,可踏渊,破枷锁,见真门。”
这条线索则再次强调了“力量”
的重要性,尤其是肉身力量,与呼凡的体修之路不谋而合。
还有一条线索,是一卷残损严重的上古竹简,来自某个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宗门秘库,上面断断续续记载着:“……天路开,需界运加持……聚一界之气,引天路显形……仙门现,需至强之力轰击……或引仙灵之气接引……”
最后一条高关联度线索,则是一副绘制在不知名兽皮上的古老星图,旁边标注着奇特的符文。
星图的核心,正指向不周山脉的方向,并且在不同星辰位置,标注了一些类似节气、时辰的符号,似乎暗示着登天路的开启,可能与特定的天象时机有关。
五条高关联度线索,从不同角度——历史起源、心性要求、力量标准、气运条件、开启时机——共同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