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蚕食狼烟四起(1 / 3)

徐墨走出终南山时,李嗣源的身影跟了上来,玄色锦袍在月光下泛着亮光。

两人并肩走在下山的石阶上,靴底碾过碎石的轻响,在寂静里格外清晰。

“如今大梁举中原之兵伐两浙,”

李嗣源忽然开口,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愚兄倒觉得,实为不智。”

他顿了顿,侧头看向徐墨,“数月不下,粮草兵马挥霍如水。

子敬,又何必执着于那一州一府之地?”

徐墨脚步不停,眉峰微蹙,语气带着刻意装出来的不耐:“大梁的事,就不劳圣主费心了。”

话音落定,他又勾了勾唇角,讥讽道:“老兄还是先想想怎么执掌晋国吧。

李克用刚去,通文馆里那些‘弟弟’,怕是没那么好收服。”

李嗣源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去。

自他坐上通文馆圣主之位,在晋国经营多年,早已习惯了旁人俯帖耳,多久没人敢这样当面揭短?

潞州一战后,李克用大肆清洗自己的亲信:或被构陷下狱,或在“剿匪”

中离奇战死。

连他暗中培养的死士,也被李克用借着“整顿军纪”

的由头清了个干净。

如今李克用虽死,可身边能用的人十去其七,剩下的几个太保要么盯着他的位置,要么早和其他藩镇暗通款曲。

这口气堵在胸口,他已经忍了很久了。

李克用的仇,他刚才在阁中亲手算了;可徐墨今日这两句话,倒像是在提醒他——你现在根基未稳,还没资格对旁人指手画脚。

“子敬说笑了。”

李嗣源的声音淡淡,听不出情绪,“晋国之事,自有章程。”

徐墨没再接话,只加快了脚步。

到了谷口分岔路,两队晋兵已牵着马候在那里,甲胄在月下闪着冷光。

李嗣源翻身上马,缰绳一勒。

“告辞。”

他丢下两个字,带着骑兵疾驰而去。

奔出数里后,李嗣源才放缓马。

风刮在脸庞,吹散了些许怒意,却吹不散他眼底的阴翳。

徐墨那副不悦的样子,他看得明显——可大梁伐两浙的困局,岂是装装样子就能遮掩的?

二十万甲士陷在两浙,中原边境早已是空壳。

这几日通文馆的密探不断传回消息:契丹的游骑已深入梁国边境劫掠;蜀地的斥候混进了汉中。

最可笑的是万毒窟,那些苗疆人竟入了中原。

百姓流离失所的消息,他从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大梁这只曾经的猛虎,如今已经成了趴在地上的病兽——浑身是伤,却还占着最肥的地盘。

吴、蜀、岐、契丹,还有他即将攥住的三晋,谁不想扑上去咬一口?

方才劝徐墨撤兵?不过是激将法罢了。

或者就算徐墨真要撤,局势能容他撤吗?

二十万大军打不下三地,传出去只会愈让诸侯觉得大梁颓势已现,愈蚕食他!

况且那两浙、湖南、荆襄三地能撑到现在,背后能没有不良帅在终南山里动棋子。

徐墨想撤也撤不了。

而大梁,更拔不出这泥潭了。

李嗣源抬头望向东北方,夜色沉沉。

他勒紧缰绳,马嘶一声立起前蹄——待他执掌晋国,大梁再耗些力气,就是他动手的时候了。

深夜的太师府,书房内,三盏茶早已凉透。

徐墨、种桵、敬翔三人围坐案前,案上摊着一幅大梁疆域图,墨迹标注的边境线旁,已被圈出数个刺眼的红点——那是近来被袭扰或蚕食的地界。

敬翔捻着花白的胡须,指节在地图边缘敲了敲,声音里的忧虑压不住:“如今四方戍卫已暗中抽调五万入京……”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杀手之王归隐后,血洗都市 火影:从天而降落入柱间怀里 木叶拜师,于斗罗成就六道 囚笼地球 被甩七年后,高岭之花跪求当后爸 胭脂看客 四合院:我老六从不明着对上众禽 谁教他这么修仙的?张扬 李莲花的一百个亲戚 赘婿的万亿遗产:重生后我摊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