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如此出众的品质。”
他也从自己的药箱里取出一个便携式土壤ph计,将探头插入湿润的泥土中,读数稳定后显示为68。
“微酸性土壤,非常适合山药根系生长和养分积累。”
陈厨也忍不住蹲下,用手掂量了一下刚挖出来的山药,赞叹道:“这山药掂着就沉手,须根少而干净,长得扎实!
一看就是下了功夫、自然长成的好东西!
光是这品相,就比市场上那些水唧唧的强太多了!”
围在一旁的三叔公和几位老农听着这些陌生的术语和精确的数字,脸上表情各异。
三叔公虽然听不太懂“糖度”
、“ph值”
这些词,但能从刘营养师和李医师激动的语气和赞赏的表情中明白大意,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先是露出一丝惊喜,声音有些颤地问:“刘刘师傅,您是说,咱这山药真的挺好?”
另一位老人则完全迷糊了,挠着头小声问旁边的人:“老哥,啥叫干物质?ph值是个啥玩意儿?”
而站在三叔公身边的老李头,最关心的就是销路。
他挤上前一步,眼巴巴地看着苏浩泽,带着小心翼翼的期盼问道:“浩泽啊,这这又是糖又是啥物质的,说了这么多好的,是不是是不是这山药就能卖出去了?地窖里那些有指望了?”
他这话问出了所有乡亲的心声,大家都屏住呼吸,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苏浩泽身上。
陈厨见状,赶紧用更直白的话打圆场,他掂量着山药,朗声说:“三叔公,李叔,你们就放心吧!
简单说,就是咱们这山药,比我们在城里花大价钱买的还好!
甜糯、瓷实,是顶尖的好货色!
这么好的东西,肯定有识货的人!”
苏浩泽迎着乡亲们殷切的目光,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期盼。
他没有立刻打包票,而是语气真诚地说道:“三叔公,李叔,各位叔伯,山药的品质确实非常好,这出了我的预期。
这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接下来想办法,就有了最大的底气。
大家别急,容我们仔细规划一下。”
三叔公紧紧攥着刚才挖出来的那截山药,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抖,他望着苏浩泽,嘴唇嗫嚅了几下,最终重重地点了点头,千言万语化作了简单几个字:“好,好浩泽,有你这句话,三叔公心里就踏实多了。”
说完,他下意识地抬手,用布满老茧的手背迅抹了一下眼角。
老李头悬着的心也仿佛落下了一半,他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紧绷的皱纹终于舒展开一些,露出一个带着希望又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哎,哎!
浩泽你是干大事的人,你肯费心规划,我们就听你的,不急,不急!”
周围的其他乡亲们也纷纷点头,低声交谈着。
虽然问题还没解决,但苏浩泽的肯定和“有底气”
这三个字,还是给他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气氛不再像刚开始那样凝重,仿佛连田间的风都变得轻快了些。
陈厨见状,顺势用他那大嗓门活跃气氛:“这就对嘛!
好东西还怕没人要?咱们得想想怎么把它卖上个好价钱!
三叔公,今晚可得用这顶好的山药,给咱们炖锅最地道的汤尝尝鲜啊!”
这番话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话题也转向了更轻松的方向。
就在大家沉浸在山药的品质分析中,为这意外的优质资源感到欣喜,并开始商讨初步对策时,一个稚嫩而充满惊奇的声音打破了这份专注。
喜欢探索的苏平安并没有像小石头那样在田埂上追逐蚂蚱。
他独自一人蹲在田边,正对着一株形状奇特的野草出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