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准时到!”
出这条信息,她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长长地、畅快地舒了一口气。
过去一段时间里的迷茫、压抑和格格不入的感觉,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和明确的归途。
她不再是那个在冰冷写字楼里对着电脑屏幕默默擦眼泪的钟琪琳了。
终于可以做回自己,回归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她与徐娇又简单聊了几句,约定了周末见面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放下手机后,钟琪琳感觉整个房间似乎都变得明亮温暖起来。
她开始迫不及待地规划起来,甚至想着要不要提前温习一下以前在苏氏学的手艺,就生怕生疏了。
第二天,苏浩泽带着徐娇穿梭在城市的不同街区,为筹备中的新品牌“膳时记”
物色店址。
他简单向徐娇描绘了这个新品牌的核心理念。
一个更注重时令养生、食材本味,为各年龄阶段调理打造健康饮食的品牌。
然而一个上午奔波下来,接连看了几家意向店铺,却总因布局、人流或租金等原因,未能找到合适的地方。
午后,苏浩泽带着徐娇去了苏氏私人菜馆,进到了备用的小厨房。
“这是最近临时搭出来的,主要是用来捣鼓点新东西。”
苏浩泽一边解释,一边递给她一条干净的围裙。
厨房里除了他们,就只有一个安静帮忙处理食材的学徒。
灶上小火温着一锅准备明天用的红豆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香,瞬间将上午奔波带来的些许焦躁抚平。
苏浩泽系上围裙,洗净手,开始专注调试一款构思中的秋冬热饮——“姜枣桂圆茶”
。
他小心翼翼地平衡着姜汁的辛辣、红枣的甜润与桂圆的醇厚,厨房里只剩下食材烹煮的细微声响。
“新调的方子,来,帮我尝尝味道。”
苏浩泽没有抬头,声音里带着一丝专注。
他盛了一小杯递给徐娇。
徐娇小心地吹了吹,抿了一口,一股温热的暖流瞬间从喉咙滑入胃里,姜的暖、枣的甜、桂圆的醇,风味层次递进。
“好喝!
感觉很滋补,就是姜味好像稍微冲了一点,咽下去之后有点抢味?”
“嗯,和我想的一样,得再调整一下姜汁的比例。”
苏浩泽点点头,这才转过身,用毛巾擦了擦手。
“叫你来这,一是让你试个新品,二是想跟你聊聊公司的下一步计划。”
他靠在料理台边,语气平和却清晰:“我本来是打算把重心移到‘膳时记’上,再开两家苏氏分店分散一下附近城市分店接客的压力。
但眼前有个比较烦恼的事情,咱们的陈皮山楂气泡饮和桂圆红豆牛乳茶太火了,核心原料的供应有点跟不上节奏,新品牌的推广和新店的开业计划,可能都得稍微推迟一下。”
徐娇认真地听着,手里还捧着那杯温热的姜枣茶,这是她第一次在这样一个充满食物气息的环境里,听老板如此清晰地阐述公司的战略与困境。
“推迟,不代表停滞。”
苏浩泽拿起一颗饱满的桂圆,“眼下我们要做的,一是稳住现有所有门店的出品质感和服务。
爆火之下更要注重品质,尤其是店铺越来越多,管理上更需要好好把握,每一环都不能掉链子。
新品的糖烤栗子的火候、红豆沙的绵密口感,都有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二是必须为未来的扩张,提前储备和培养核心人才。
而人才,”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徐娇,“要的不是多会管理,而是要懂吃、会做、能品,能守住苏氏的味道根基。”
他目光中带着审视与期待:“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