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朝堂震动。
文臣武将,蓝玉、沐英诸将无不侧目,眼中惊羡交织。
不愧是摄政王的心腹!
“御儿干殿下”
——这是何等荣耀!
哪怕这孩子将来无爵无职,单凭这一身份,便足以跻身大明顶尖权贵之列。
国公之位唾手可得,若再进一步……王爵亦非妄想。
什么国公嫡子、亲王血脉,在这孩子面前,统统靠后站。
只要不生异心,未来之路畅通无阻。
邓镇双眼圆睁,满脸难以置信。
片刻后,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竟微微红了眼眶。
他望向远处含笑而立的朱涛。
那一脸慈和,一如童年时的模样。
所谓“御儿干殿下”
,并非仅仅恩宠一个婴儿。
那是朱涛对他邓镇一生信任的承诺。
只属于他们兄弟二人!
一生一义,仅此一人!
邓镇纵死难偿其恩!
邓振身体轻颤,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那一天——
槐树苍苍,风动枝叶,他与邓镇在树下跪地结拜,焚香盟誓。
唯有常升在侧,作见证人。
两人立下重诺:
若能从战场归来,幸存者必抚育对方子嗣。
视如亲生,不负兄弟之名!
岁月流转,世事变迁。
朱涛地位日益显赫,执掌天下军政大权。
摄政王之名震动朝野,光辉万丈。
昔日誓言竟在时光中渐渐蒙尘。
连那场热血沸腾的结义,也被埋进记忆深处,几近遗忘。
“末将叩谢陛下!”
“此等厚恩,无以回报!”
“邓镇愿为陛下,为大明江山!”
“赴汤蹈火!”
“肝脑涂地!”
“至死方休!”
邓镇面向朱元璋,双膝跪地,重重叩。
“嗯。”
“起来吧。”
朱元璋眉头微蹙,旋即舒展,嘴角浮起一丝笑意:“好好干,光耀邓家门楣,别给你爹丢脸。”
他之所以皱眉,只因邓镇谢了君恩,却未提朱涛半句。
可转念一想,便释怀了。
这两人乃结义兄弟,自有他们的道义与情分。
小辈之间的事,他不愿插手。
左右都是自家骨肉,如何相处,随他们去吧。
“邓镇,谢过大哥!”
邓镇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朱涛,抱拳躬身:“大哥厚爱,二弟无以为报,唯有一心为国,尽忠于兄长!”
“说什么傻话!”
“你是不是疯了?”
“我们不只是拜把子的兄弟!”
“是共过生死的亲人!”
“讲这些晦气词做什么?”
“还想不想跟我上阵杀敌了?”
朱涛摇头轻笑,抬手用力拍了拍邓镇肩头:“等将来常升家的怀上了,那孩子也是咱们的义子。
我的儿子就是你的儿子,说好了的事,不准反悔。
你要是敢不管自家侄儿,做哥哥的可不会客气!”
“大哥尽管安心!”
“只要邓镇尚存一口气!”
“只要我还在大明一天!”
“就没人能动得了我们的孩子一根汗毛!”
那一刻,上下级的身份悄然褪去。
将军与统帅之间,又变回当年槐树下的两个少年。
邓镇目光炯炯,毫无戏谑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