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严防死守(1 / 4)

“嗯。”

“冯胜功劳排第三,确实可以封‘两辽王’。”

“不过我还是有点担心。”

“他们的功劳,确实足以封王。”

“这没错。”

“可是北元还没灭,涛儿有志于四方征伐,以后若是再打仗,再用这些人,他们已经封王了,就没有更高的爵位再赏,到时候怎么办?”

马皇后不愧是贤德之人,心里想的全是为朱元璋分忧。

话也确实有理。

冯胜等人现在就封王,

以后要是再有战事,

打了胜仗回来,

已经无更高的爵位可封,

到时候,

就是朱元璋自己头疼的时候。

“相信儿子们。”

“他们有本事处理这些事。”

朱元璋轻松地挥了挥手。

他相信自己的两个儿子有能力,

甚至比他还强,

自然能应对这些事。

或者,那些老臣们,

也有自己的办法。

所以,

操什么心!

此时的东宫内,

朱标与朱涛正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旁边的太监李恒早已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这两位一进门,

就站在这里愣,

整个东宫的太监、宫女全都吓得不敢出声。

朱标终于看清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国家,更能造福百姓。

只是,那些世家豪族和商人会愿意接受吗?

“嗯。”

“再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这才是真正的惠民之策。”

“赋税按田亩缴纳。”

“虽可能引起一些动荡,但长远来看,利大于弊。

大明建国本就不易,若一味姑息迁就,反倒是我们失责。”

“如此一来,百姓税负减轻,对民生大有裨益。”

“富户与豪族的税收也将增加,国库也会因此充盈。”

“所以。”

“明早朝议之时,不妨和几位阁臣商议一下。”

“再请刘伯温与李善长一同入朝。”

“我也想听听他们的看法。”

朱涛微微点头。

此时提出“摊丁入亩”

,时机正合适。

这也是他特意找朱标商议的原因。

只要推行得当,不出几年,大明百姓便能真正富裕起来。

“还有商税。”

“也该上调了。”

“这事要看几个大族的态度,就拜托大哥了。”

“大哥平日与他们来往较多。”

“小弟就不插手了。”

“这是大明的根本大计,大哥切莫轻忽。”

朱涛又想起商税之事。

明初的商税极低,理应提高。

再加上“摊丁入亩”

之策,只需十几年,便可大大削弱世家势力,同时充实国库,何乐而不为?

“嗯。”

“我这就着手安排。”

朱标也轻轻点头。

他同样认为此策甚好,随后望着朱涛说道:“父皇给官员的俸禄,有些实在过低。

我想适当提高,同时设立官税制度。

身为大明臣子,理应为国库出力。

此事我思量已久,原打算等冯叔回来后再与你详谈。”

“这个提议不错。”

“确实应该调整。”

“大明只会越强盛,绝不会倒退。”

“但这些变革,总要有人去推动。”

“胡惟庸就很合适。”

“我去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补牙匠 铁马冰河肝胆照 被废三年后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反贼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