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赛马赌约(1 / 3)

汉顺帝阳嘉元年(132)采用尚书令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制,规定察举孝廉要先经考试,创立分科考试制度,儒生考察经学,文吏考察章奏,“无异于后世科举之法”

,[96]史称“阳嘉新制”

,孕育了后世科举制的萌芽,为科举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97]

至于隋唐新增的进士科,其名原出《周礼》,汉魏间人已有把贡于朝廷的孝廉比作“进士”

的习惯。

故隋设进士科,不过是比附古制而列科名以取文士而已,其完全从属于汉朝以来的整套科目体系,与秀才、贤良之类异名同实。

[23]在唐、五代文献中所载隋进士有杨纂等6人,可是经过考证,除杨纂的进士身份,因文献阙如,无从查考外,其余5人不是查无实据,就是以时制比附古制,将隋代以秀才、明经科察举为官,比附成进士科登第。

[24]

隋代

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而举人的方式选拔官员[93-94]。

而周谷城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说:“科举制,盖取分科目而举士人之义,这个制度创始于隋炀帝时代。”

关履权说:“科举是分科举拔人才的意思。”

但是其他历史学家指出汉朝已经分科目而举士人,分科举拔人才。

[24]中学课本《中外历史纲要(上)》或《大辞海》将隋代设立进士科作为科举制度的开端[92-93]。

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

一科,当即进士科……这是科举(主要是进士科)制度的开始。

持隋朝产生说的人一部分认为进士科设立时间在大业年间(605-618年),一部分认为是在开皇七年(587年)。

史学家俞大纲、唐长孺以及研究科举制度的史学家何忠礼、金铮等人考证指出唐朝开创了科举。

[3][24][27]

俞大纲对隋置进士科一条颇有疑义,他说:“若谓察举对策之法,已为完形之考试制度,则当上溯两汉为权舆,若谓朝廷,开科待人,士子投牒自试,始可谓完形之考试制度,则当以唐为始,不可谓肇基于隋,确定于唐矣。”

提出士人“投牒自试”

是科举制度起源的主要标志这一极有价值的见解。

唐长孺提出了与俞大纲相似的看法,他认为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特点在于是否“准许怀牒自试”

,而南北朝后期,已出现士人“怀牒自试”

的个例,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正在萌芽之中。

[27]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着文指出:要确定科举制度起源于何时,首先要把握住它区别于其他选官制度的特殊本质,也就是解决什么是科举的问题。

专业研究科举制度的史学家何忠礼否认隋代有进士和进士科,理由有二:一是遍考《隋书》和隋代文献,虽然记载了开皇和大业中所举的众多科名,却未见进士科之名,也未见进士科考试之实;二是在唐、五代文献中所载隋进士有房玄龄、温彦博、侯君素、孙伏伽、张损之、杨纂等6人,可是经过考证,除杨纂的进士身份,因文献阙如,无从查考外,其余5人不是查无实据,就是以时制比附古制,将隋代以秀才、明经科察举为官,比附成进士科登第,唐代虽有进士科开创于隋的记载,但也有进士科开创于唐的记载。

所以他指出隋代实行的仍是察举制,进士科也起源于唐。

[24]

何忠礼在《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中指出,考察整个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基本上可以概括出这样三个特点:第一,士子应举,原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星名远播 贵妃怀孕,关我一个面首什么事啊? 穿成小农女,开局差点被卖 剑凌九霄逆途 七零吃瓜直播间:恶毒女配爆红了 斗罗:刚成封号,系统当我小菜鸟 娘亲开门,乖宝重生后来救全家了 [快穿]南韩体验卡 在逃小夫人 惊!乖宝把爹爹从生死线上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