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词宋的回答,白夜并未追问其详,转而将目光投向一旁神色变幻的吴烈,语气平和如春风拂水,却带着圣人特有的不容回避的威仪:“词宋希望此战广邀诸子百家见证,以证文兵两道高下,不知吴阁主意下如何?”
“让诸子百家都来看?”
吴烈喉间瞬间涌上一股涩意,眉头拧成铁疙瘩,周身本就沉凝的赤色兵气都猛地一滞。
心头第一反应便是沉喝拒绝,这念头刚冒出来,指节已下意识攥紧了流影枪,粗糙的指腹在枪身战纹上用力摩擦,几乎要嵌进纹路里。
他太清楚其中利害:自己乃执掌兵圣阁百年的阁主,与词宋这等初入半圣的晚辈对决,胜了是天经地义,传出去反倒落个“以大欺小”的话柄。
可若是不慎败了,当着诸子百家的面折损兵道根基,他这个阁主便再无立足之地,甚至会让整个兵家沦为天下笑柄,动摇千年传承的根基。
吴烈垂眸沉吟,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枪杆,目光却不受控制地飘向词宋腰间——那里,说难剑的琉璃剑鞘正映着殿内灯火,泛出勾人心魄的光泽。
转念一想,若是自己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压胜词宋,不仅能将韩圣遗留的圣人至宝收入囊中,更能借这场对决向天下宣告兵道威权,届时兵家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必然水涨船高,那些对兵道颇有微词的学派也会彻底收敛锋芒。
贪念如疯长的藤蔓瞬间缠紧了心口,彻底压过了对失败的那点忌惮。
“有何不可!”
吴烈猛地抬眼看向白夜,周身赤色兵气猛地暴涨半尺,枪尖都泛起细碎的寒芒,声音沉凝如玄铁铸刃,震得殿内空气都微微震颤,“我兵家行事光明磊落,从无惧人评说!便让天下文人都来看,究竟是儒家半圣的笔墨锋利,还是我兵家半圣的枪刃更硬!
白衣袂纤尘不染,如月华流转白夜闻言缓缓颔首,素白手掌轻抬,掌心瞬间涌出如鎏金星河般的圣人伟力,化作一道贯穿天地的璀璨光柱直冲云霄。
这道光柱并未仓促消散,反倒如打翻的金墨在苍穹之上缓缓晕染,铺展开一片覆盖千里的巨大光幕。
光幕之中,两道身影渐渐凝实,一道白袍束剑,衣袂纤尘不染,琉璃才气如月华般缠绕周身,正是词宋;另一道红甲握枪,赤色兵气如狼烟般冲天而起,正是吴烈。
投影清晰得连词宋袍角的纹路、吴烈甲胄的寒光都历历在目,却唯独体内蕴含有才华气的文人方能窥见,凡俗百姓抬眼望去,只觉天空澄澈如洗,毫无异常。
最先发现异状的是岳麓书院的学子们。
彼时少年们正围坐在庭院的银杏树下温书,忽见天际金光乍现,两道身影如真人临世,当即惊得手中竹简“啪嗒”掉在青石板上。
“快看天上!那是什么?”
一名学子指着天幕,声音都在发颤。有人揉了揉眼睛,以为是读书过久产生的幻象,可身旁七八个同伴都满脸惊愕地指着同一处,他才慌忙奔回讲堂,连拉带拽地请来了正在批注《春秋》的张老先生。
“这……这是圣人伟力凝成的文道投影?”张老先生快步走出讲堂,抬眼望见天幕上的身影时,捋着胡须的手猛地一顿,指尖才气凝成的墨点都歪在了宣纸上。
他浸淫文道四十载,只在古籍中见过“圣人传影”的记载,从未亲见如此凝实的天地异象,更不知这两位气息磅礴的身影为何会出现在天际。
不仅是岳麓书院这种相对小的书院,颜圣书院,曾圣书院,子路书院以及子贡书院的学子们正对着星空论道,忽见光幕悬天,当即停了争论齐齐望天;西方昆仑学宫的先生们刚结束讲经,看到投影时都皱紧了眉头。
就连边陲小镇的私塾里,握着毛笔的蒙童都指着窗外惊呼,引得教书先生匆匆